雪崖先生好孙子,森森庭前玉树枝。柏台御史冰霜笔,写赠梅花真似之。
朔风十月江南道,万里乡园到应早。手持书卷傍花阴,更厉平生岁寒操。
题金亮伯梅花。唐代。杨士奇。 雪崖先生好孙子,森森庭前玉树枝。柏台御史冰霜笔,写赠梅花真似之。朔风十月江南道,万里乡园到应早。手持书卷傍花阴,更厉平生岁寒操。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题薛赓笙夫妇合欢小影六首 其三。清代。祝廷华。 萧郎文史爱参观,宝鼎常防兽炭寒。珍重龙涎好安息,薰肌辟恶胜芳兰。
吴松江长桥。元代。陈孚。 松江波万顷,桥倚碧云端。白鸟穿屏小,青天落镜寒。夕阳明佛塔,秋色老渔竿。无限凭阑意,何时此挂冠。
答林夫五颂次元韵 其三。宋代。沈辽。 海水浩荡烟苍茫,我欲求渡无舟航。东西路迷何苦渡,楞伽山下秋风凉。
问楼桑、故居无处。青林留在祠宇。荒坛社散鸟声□,寂寞汉家箫鼓。春已暮。君不见、锦城花重惊风雨。刘郎良苦。尽玉垒青云,锦江秀色,办作一丘土。西山好,满意龙盘虎踞。登临感怆千古。当时诸葛成何事,伯仲果谁伊吕。还自语。缘底事、十年来往燕南路。征鞍且驻。就老瓦盆边,田翁共饮,携手醉乡去。
摸鱼儿 楼桑呼汉昭烈庙。金朝。元好问。 问楼桑、故居无处。青林留在祠宇。荒坛社散鸟声□,寂寞汉家箫鼓。春已暮。君不见、锦城花重惊风雨。刘郎良苦。尽玉垒青云,锦江秀色,办作一丘土。西山好,满意龙盘虎踞。登临感怆千古。当时诸葛成何事,伯仲果谁伊吕。还自语。缘底事、十年来往燕南路。征鞍且驻。就老瓦盆边,田翁共饮,携手醉乡去。
东楼雨中七诗 其一。金朝。王元粹。 水边人去燕争泥,风动绿荷香满溪。高树绕楼遮望眼,独看山色过墙西。
天马崖歌。明代。徐威。 是岁丙辰上巳后,徐子泛舟金鱼口。笑指前山问同游,天马之崖是耶否。坐中有客号多闻,剧谈前事遗尾首。或谓神骏自天来,不云奔兮不电走。左潜右见山之幽,纵有韩哀莫驯揉。一朝石崖露笔峰,天马二字浑如斗。停舟邀我试一登,洒洒清风生腋肘。异哉异哉复异哉,何人落笔犹挥帚。飞鸿秋晚势翩翩,蹲虎云深威赳赳。娟娟双璧委泥沙,皎皎素衣堕尘垢。自古文人薄命多,流落江湖信不偶。东涂西抹有馀怀,千载谁能分巨手。天爱文光不可藏,变为此迹开聋叟。精华彻天剑始辉,燐火轮地铭初剖。重闻师德瓦瓶书,分明曾为房琯有。又见昌黎石鼓歌,平反宣室功逾久。惜哉此笔不题名,令我胸中增懮紏。只今名山可藏书,书生须记某也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