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秀拔五千仞,下有乔木蟠深根。故家文采重清白,铁干璚葩今尚繁。
题梅送钟沔 其一。唐代。杨士奇。 武山秀拔五千仞,下有乔木蟠深根。故家文采重清白,铁干璚葩今尚繁。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蟋蟀。清代。吴德旋。 蟋蟀将在堂,君子尚行役。行役无归期,愁思向谁说。明月上帘来,光流玉镜台。含情属明月,莫更入罗帷。
先大父以元祐乙亥寓居妙明僧舍后百馀年当嘉泰癸亥游复假榻一夕感叹成咏。宋代。陆游。 楚公仙去几秋风,巷陌萧条旧隐空。遗老即今无处觅,断香残照泪痕中。
次高静学韵。明代。张羽。 缊袍无里食无余,每被傍人笑著书。郭泰徒劳夸叔度,扬雄何敢拟相如。玉堂天上非吾梦,紫极宫前有弊庐。安得故人邻壤住,溪头来往赋闲居。
双调·清江引。元代。贯云石。 若还与他相见时,道个真传示: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
病中戏咏。宋代。陆游。 八十行加二,清秋住故山。新凉足眠睡,旧疾害跻攀。雪白纷残鬓,栀黄染病颜。疲牛卧斜日,羸马?枯菅。贫废儿孙学,慈生仆妾顽。赎衣时已迫,贷米岁方艰。齑钵僧嘲薄,盘餐客笑悭。从今谢还往,惟有掩柴关。
咏意。唐代。白居易。 常闻南华经,巧劳智忧愁。不如无能者,饱食但遨游。平生爱慕道,今日近此流。自来浔阳郡,四序忽已周。不分物黑白,但与时沉浮。朝餐夕安寝,用是为身谋。此外即闲放,时寻山水幽。春游慧远寺,秋上庾公楼。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身心一无系,浩浩如虚舟。富贵亦有苦,苦在心危忧。贫贱亦有乐,乐在身自由。
腊月二十五日立春途中作。明代。潘希曾。 涉世艰关懒著鞭,催人节物苦推迁。冬归不待一年尽,春到仍争五日先。綵仗土牛何处击,青丝纤手若为传。阴崖穷谷还生意,惟愿东风揽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