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传谱系,两鬓雪霜侵。医业过三世,仙方抵百金。
橘香苏氏井,杏艳董家林。更着梅花好,光辉利济心。
题梅赠医士萧玄立。唐代。杨士奇。 兰陵传谱系,两鬓雪霜侵。医业过三世,仙方抵百金。橘香苏氏井,杏艳董家林。更着梅花好,光辉利济心。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投李近仁太守 其一。明代。唐桂芳。 公侯真天人,读书眼如电。昨朝出东门,风雨得开宴。气逸千仞冈,文奇五色线。下车未踰年,众喜破忧面。向来龚黄流,史策一二见。紫阳朱子邦,前后多俊彦。宸翰勒坚珉,遗勋在书院。共惟陇西公,作新殊不倦。我老堕无能,时光薄秋扇。
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 其十。元代。梁寅。 野夫卧对石门山,怀友其如道险艰。喜诵清诗凉雨后,唤回幽思白云间。
后饮酒五首 其三。金朝。元好问。 客从崧少来,贻我招隐诗。为言学仙好,人间竟何为?一笑顾客言,神仙非所期。山中如有酒,吾与尔同归。
寄菊坡吴府判。元代。黄庚。 客怀元自恶,非是为秋悲。一别又三载,百年能几时。音书无雁时。音书无雁寄,心事有鸥知。遥想菊坡菊,西风香满篱。
长歌赠左虞世丈。明代。钱允治。 将军干城自赳赳,岂徒罝兔称马走。人看燕颔复鸢肩,不识锦心仍绣口。曾悬金印耀兜鍪,楼船笳鼓淮之洲。秋风萋菲生道路,拂衣归猎南山头。南山归猎不得意,青鬓朱颜那可迟。但须肆志美遨游,肯令高抱空憔悴。醇醪八斗醉不醒,向人白眼无复青。有时挥毫吐胸臆,倒踏泰华翻沧溟。散为云霞结为绮,狂呼老杜醉呼李。谁言匡鼎能说诗,一时侪辈莫可拟。琅琊中丞人中龙,推毂唯称张长公。弇山似是习池上,葛强日日陪山翁。归来烟月五湖冷,独往翩然如泛梗。几向山僧乞石床,时逐飞云度前岭。忆昨值我横塘西,相将携手寻招提。深林趺坐花疑雨,青天挥盏醉如泥。坐拥沙弥不知返,醉语呫嚅日渐晚。扁舟荡漾菰蒲深,仰天大叫发㜕婘。胸中垒块浇仍多,土木形骸奈尔何。若令借与桃花马,定堕城边绿玉波。与君通家非一世,与君结交在绮岁。年来词赋穷而工,风期汗漫遥相励。余亦穷途失意人,读书三十未成名。纵君坎坷无遭遇,岂似吾徒终岁贫。
云弟风儿过访四首 其三。清代。陈忠平。 风扫云台霁色微,一飘残絮湿人衣。我知春日渐行远,瘦了青山可再肥。
下第。宋代。刘过。 荡荡天门叫不应,起寻归路叹南行。新亭未必非周顗,宣室终须召贾生。振海潮声春汹涌,插天剑气夜峥嵘。伤心故国三千里,才是馀杭第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