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河梁欲别难,故乡南去路漫漫。一枝林下清如玉,但保风霜到岁寒。
题梅赠以穰。唐代。杨士奇。 携手河梁欲别难,故乡南去路漫漫。一枝林下清如玉,但保风霜到岁寒。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送刘侍御。唐代。司空曙。 狱成收夜烛,整豸出登车。黄叶辞荆楚,青山背汉初。早朝新羽卫,晚下步徒胥。应念长沙谪,思乡不食鱼。
居泉南和江给事二首。宋代。曹勋。 年来意绪奈愁何,逢着清樽不厌多。闻道公余白莲社,可能疏懒许相过。
东园幽步见东山。宋代。杨万里。 日日花开日日新,问天乞得自由身。不知白发苍颜里,更看南溪几个春。何曾一日不思归,请看诚斋八集诗。到得归来身已病,是侬归早是归迟。为爱东园日日来,未曾动脚眼先开。南溪顷刻都行遍,更到东山顶上回。天赐东园食实封,东山加赐在园东。东山山色浑无定,阴处青苍晒处红。
题线渠茶棚庵。清代。戴亨。 卸却征衫敞葛襟,素磁僧舍浥清芬。高槐风动层层影,满地莓苔荡绿云。
雨不止用前韵。明代。顾清。 诗成又是雨来时,次第南池望北池。屏翳可知阴作沴,丰隆真以怒为嬉。颓垣毁壁时惊坐,下泽高原各自悲。向晚薄寒侵病骨,玉楼深处不胜思。
送曾伯滋赴西河将幕。元代。徐贲。 上将初分阃,儒官解习兵。风旗春猎野,雪帐夜归营。洮水从岷下,祈山入垄平。知公能载笔,草檄报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