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色山光明栋宇,溧阳独有故侯祠。犹闻邑里怀遗爱,况是云仍切孝思。
溧阳史侯祠庙图。唐代。杨士奇。 水色山光明栋宇,溧阳独有故侯祠。犹闻邑里怀遗爱,况是云仍切孝思。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纹波洲。清代。文良策。 纹波洲上望,极目接苍茫。水落鱼矶浅,天空鸟道长。一声歌叹乃,孤棹倚沧浪。处处吹笳起,斜晖野寺旁。
渔樵清话。明代。王恭。 砺斧出幽林,移竿野水深。相逢休问姓,偶坐便知心。岩桂香堪爨,江鳞美易寻。平生山水趣,终不为朝簪。
王熙甫见寄其师叔白哀词,单菱浦为之序,感酬短句,及示菱浦及东斋诸同学。清代。李宪噩。 谐情自有偶,不属钗与裙。继志自有后,不必儿与孙。丈夫奋一世,要使百世闻。生或应其声,死或传其神。斯人谁不死?死身不死人。妻子相环哭,但思返其魂。魂返宁有术?道在灵不泯。孰能重斯道?千载生如新。煌煌古圣训,朋友列五伦。
送黄秀才归淮西。宋代。宋庠。 骊驹黄鹄两成歌,即席愁颜惨未酡。旧客仙坛红绕杏,怨魂春水绿生波。缔交英域银袍丽,宴族诗庭玉树多。简牍三千行自鬻,汉家鳌阙郁嵯峨。
君马黄。元代。胡奎。 君马黄,臣马白,君马在德臣马力。华山之阳春草长,臣今矍铄马力强。不愿相遇王良与伯乐,但愿老归田子方。
钵塔院如大师 。唐代。白居易。 师年八十三,登坛秉律凡六十年,每岁于师处授八关戒者九度。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若不秉持僧行苦,将何报答佛恩深。慈悲不瞬诸天眼,清净无尘几地心。每岁八关蒙九授,殷勤一戒重千金。
溪行见落梅为赋。宋代。萧立之。 玉龙轻软雪能乾,好在晴沙野水看。舞翠梦回仙袂远,射雕人去露檐寒。连环骨冷香犹暖,如意痕轻补未完。花自年年人自老,春风满袖独凭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