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郎意气清如玉,每接班行共早朝。久立银台簪彩笔,又衔丹诏下青霄。
蛮方草木含天泽,驿路风云拥使轺。想见驰驱遍南徼,日闻重译颂唐尧。
送周给事使西南夷。唐代。杨士奇。 仙郎意气清如玉,每接班行共早朝。久立银台簪彩笔,又衔丹诏下青霄。蛮方草木含天泽,驿路风云拥使轺。想见驰驱遍南徼,日闻重译颂唐尧。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读易。宋代。吕本中。 春温疮疥繁,衣敝虮虱细。颓然坐南轩,读易初有味。初看象数殊,忽此爻彖异。纷纷者众说,行各半途滞。大言累千百,杂说记一二。坐令天人分,复以小大计。或强出枝叶,或自起旒赘。孰能言语表,能使意独至。空中本无华,眼病因有翳。沈思忽有得,是则入精义。吾生晚闻道,岁月今少憩。遗经日在眼,似足了一世。临流濯垢衣,尚勿惜馀弃。
晨炊叱驭驿观海边野烧。宋代。杨万里。 南海惊涛卷玉缸,北山野烧展红幢。山神海伯争新巧,并慰诗人眼一双。
寄淮南郑宝书记。唐代。陆龟蒙。 记室千年翰墨孤,唯君才学似应徐。五丁驱得神功尽,二酉搜来秘检疏。炀帝帆樯留泽国,淮王笺奏入班书。清词醉草无因见,但钓寒江半尺鲈。
和赵阅道游海云山。宋代。霍交。 山深藏古寺,旁枕旧方池。鼓响揭云外,石探从水涯。使旌游不倦,瑞麦献相随。事简民同乐,归心莫竞驰。
寄东禅宗周讲主。宋代。释云岫。 四海六民皆走利,东禅讲主只潭禅。何年去住灵山寺,招我岩间看白狷。
马上闲吟七首 其六。清代。施补华。 家具无多岁几迁,暖衣深谷冷平川。山风吹黑娇儿女,始信城中出少年。
过龙门(春愁)。宋代。史达祖。 醉月小红楼。锦瑟箜篌。夜来风雨晓来收。几点落花饶柳絮,同为春愁。寄信问晴鸥。谁在芳洲。绿波宁处有兰舟。独对旧时携手地,情思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