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南宫看柳条,知君已上秣陵桡。
杨家制作多传后,苏子文章合在朝。
梦草池边歌郢雪,雨花台上望江潮。
谁知东上门前路,此后行来分外遥。
送杨侍读维立之南京。唐代。王鏊。 二月南宫看柳条,知君已上秣陵桡。杨家制作多传后,苏子文章合在朝。梦草池边歌郢雪,雨花台上望江潮。谁知东上门前路,此后行来分外遥。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同胡藩参蔡宪使集永嘉江心寺 其二。明代。温纯。 异地金焦江上齐,又如滟滪起招提。水云乱锁青莲合,天地双瞻北斗迷。尽日皈依留幻境,逢人耕敛问遗黎。相看谁是东南柱,谩向中流握管题。
如梦令。宋代。李石。 桥上水光浮雪。桥下柳阴遮月。梦里去寻香,露冷五更时节。胡蝶。胡蝶。飞过闲红千叶。
风花。宋代。杨万里。 海棠桃李雨中空,更著清明两日风。风似病癫无藉在,花如中酒不惺松。身行楚峤远更远,家寄秦淮东复东。道是残红何足惜,後来并恐没残红。
大山樵者歌赠固始李远。明代。莫止。 安阳之山几千仞,势与浮光角雄峻。野人不识呼大山,复岭回崖足难进。青莲居士遗云仍,芒鞋资斧时凭陵。良材异卉俱在眼,用舍一一惟其应。来往穷绝径,烟霏长满衣。白龙池头弄明月,翠萝影里迎凉飔。静欣紫霞赏,远订沧洲期。倚松砉长啸,灭迹稀人知。迩来入三吴,又复事登陟。南山南,北山北,搜奇访古无遗力。呼笔閒施彩绘新,横琴快拂朱丝直。邂逅太湖上,一笑无先容。青春欲暮烟花空,扫花坐石开心胸。高山流水杳无际,无言默送孤飞鸿。
崔氏东山草堂。唐代。杜甫。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黄几道郎中同年挽词二首。宋代。苏辙。 早岁相从能几时,淮阳花发正游嬉。鸣弓矍相人如堵,席地沧浪柳作帷。十载旧游真是梦,一时佳客尚存谁。遥闻葬日车千两,清酒绵中寄一悲。
重游龙济寺悼无为能上人。明代。李祯。 北涉南游二十霜,幻身重到赞公房。苔侵素壁松枝偃,独自焚香拜影堂。
游梅仙山和唐人韵 其四。元代。萨都剌。 洞天何处是,休日漫寻真。老鹤来迎客,隔松长似人。茶炉敲火急,丹井汲泉新。风景秋过半,烟霞晚更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