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阁三台辅,青山一病翁。伊周曾有志,房杜本无功。
阅世人频异,谋生室屡空。行藏那可问,云外送飞鸿。
偶成三首 其三。唐代。王鏊。 黄阁三台辅,青山一病翁。伊周曾有志,房杜本无功。阅世人频异,谋生室屡空。行藏那可问,云外送飞鸿。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万蚕食叶蚕声酣,三条红烛光炎炎。忽然大声出邻屋,偷窥有客掀襽衫。
狂吟高歌彻屋瓦,两日虎视方眈眈。此人岂容交臂失,闯然握手惊雄谈。
庚午中秋夜始识罗少珊文仲于矮屋中遂偕诗五共登明远楼看月少珊有诗作此追和时癸酉孟秋也。清代。黄遵宪。 万蚕食叶蚕声酣,三条红烛光炎炎。忽然大声出邻屋,偷窥有客掀襽衫。狂吟高歌彻屋瓦,两日虎视方眈眈。此人岂容交臂失,闯然握手惊雄谈。问名识是将家子,《金版》、《玉匮》素所谙。是时发策问兵事,胸中武库胥包含。我方掀帘促膝坐,昂头有月来屋檐。此人此月此楼岂可负此夕,辄邀吾友同追探。巍巍明远楼,高插南斗南。钲声鼓声宵戒严,我来不避官吏嫌。蹑衣径上梯百尺,凭栏要到塔七尖。天风吹衣怕飞去,汝我左右相扶搀。织云四卷天不夜,空中商悬圆明蟾。沈沈矮屋万行瓦,昨者煮海今堆盐。回头却望望东海,濛濛烟气团蔚蓝。其馀人家亿万户,水波不动澄空潭。三更夜深风露重,下士万蚁齐黑酣。大千世界共此月,今夕只照人两三。虽然无肴无酒不得谋一醉,犹有惊人好句同掀髯。别来此月几圆缺,三人两地同观瞻。匆匆三年忽已过,秋风重磨旧剑镡。羊城相见执手笑,追述往事言呢喃。男儿竟作可怜虫,等此蓄缩缠窠蚕。少珊少珊我且与汝共登越王之高台,白云往来驾两骖。试寻黄屋左纛旧霸业,阴符发箧温韬钤。不然泛舟南海南,乘风破浪张长帆。要借五十犗铒钓此臣鳌去,刳腹脔肉供口馋。使君于此自不凡,何苦徒作风月谈。要搏扶摇羊角直上九万里,埋头破屋心非甘!噫嘻乎,埋头破屋心非甘!
春晓斋中作。清代。鲁一同。 东方犹冥冥,禽声在高树。却看檐际白,已照屏间素。群动尚未作,微梦忽已去。因悟人生初,淡然无百虑。起看庭中条,零落满朝露。青春若可留,吾与尔同趣。
鹧鸪天 咏鹧鸪。清代。史鉴宗。 何处行春不可怜。鹧鸪啼破落花天。深山古道撑枯木,斜日孤村上冷烟。歌蜀道,怨巴川。纵教行得也凄然。伤心不用频传语,久向江头听杜鹃。
奉和刘侍郎司徒奉诏伐叛书情呈宰相。唐代。权德舆。 玉帐元侯重,黄枢上宰雄。缘情词律外,宣力庙谋中。震耀恭天讨,严凝助岁功。行看画麟阁,凛凛有英风。
游仙诗 其三十。唐代。张鸿。 得道天门典谒通,木公金母礼谦冲。九阍别有当关虎,先著青裙拜玉童。
和赵光远题壁。唐代。杨莱儿。 长者车尘每到门,长卿非慕卓王孙。定知羽翼难随凤,却喜波涛未化鲲。娇别翠钿黏去袂,醉歌金雀碎残尊。多情多病年应促,早办名香为返魂。
临江仙 中秋后一夕风雨。清代。华侗。 昨夜月明明似水,今宵雨碎风鸣。广寒宫阙白云扃。名花如有恨,好酒亦无情。不睡推窗还看取,残萤小照昏庭。蛩螀凄楚不堪听。疏星难暂露,来日可能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