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鼓侵星发,吴门此日还。断澌溪涨阔,融雪陇痕斑。
剑井来寒树,铜棺失暮山。衰年仍事役,翻羡白鸥閒。
河桥舟发归途作。唐代。王鏊。 伐鼓侵星发,吴门此日还。断澌溪涨阔,融雪陇痕斑。剑井来寒树,铜棺失暮山。衰年仍事役,翻羡白鸥閒。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送狄太守清明日燕莆田共乐亭三首 其二。宋代。刘弇。 赤白觚棱插戾翰,东南重此识多盘。起从海若三山外,分得壶公一境宽。世事升沉随过鸟,物情潇洒属层峦。画图恐是天抛掷,乞与莆人恣展看。
归州。清代。黎庶蕃。 峡束湍鸣猿夜愁,万峰延暝上孤舟。停杯月出烟外寺,对语风生江上楼。云根翻倒地底裂,石色窈冥天半秋。东南况是昭君宅,破帽题诗还独游。
次韵孙叔晦。宋代。韩淲。 春阴漠漠晚来寒,欲写相思一字难。古锦诗囊无我佩,暗尘弦索尚谁弹。閒乘野逸神尤旺,静少牢愁梦亦安。好爵浮名能有几,人间翻覆自悲欢。
初三日出东郊碑楼院。宋代。范成大。 远柳新晴暝紫烟,小江吹冻舞清涟。红尘一哄人归後,跕跕饥鸢蹙纸钱。
明日重九,亦以病不赴述古会,再用前韵。宋代。苏轼。 月入秋帏病枕凉,霜飞夜簟故衾香。可怜吹帽狂司马,空对亲舂老孟光。不作雍容倾坐上,翻成肮脏倚门傍。人间此会论今古,细看茱萸感叹长。
哭履安先生。明代。李邺嗣。 南国香兰不复生,人间难死是高名。呜呼表墓长留字,恸哭登台未绝声。寒起千枫飘白发,悲摩一鸟下苍冥。论交此日谁无恙,旧笛音中天地冰。
盐井渡铁锁桥用东坡柬新桥诗韵。清代。赵树吉。 乱山连僰道,巨刃摩云霓。裂为千尺涧,汇此奔雷溪。经营穷匠术,坐见椓杙低。何人铸铁索,横波贯虹堤。锒铛互钩连,专车骨相挤。至今化康庄,利尽滇东西。我行值暑雨,出淖容轻跻。涛澜翻脚底,雾散驰千蹄。惜哉碑碣缺,岁月不可稽。昔闻刀墨乱,聚若沙中鹥。谁令失此险,渐构公输梯。滋蔓到吾蜀,曳尾终涂泥。齿冷及行路,色变谈中闺。十年风电过,刀剑不复携。往来似潮汐,茅店催荒鸡。历劫永弗坏,讵数三石犀。他年持节还,慰劳看扶藜。犹能学逸少,轻煤研麝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