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崖百丈俯惊湍,未到先忧到却安。夜枕江声宜客梦,午窗山色任人看。
欲寻往事空题壁,不废公程且解鞍。眼底桑田与沧海,人间得失浩漫漫。
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 其四 宿龙潭驿。唐代。王鏊。 崩崖百丈俯惊湍,未到先忧到却安。夜枕江声宜客梦,午窗山色任人看。欲寻往事空题壁,不废公程且解鞍。眼底桑田与沧海,人间得失浩漫漫。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述怀。明代。薛瑄。 已承恩诏许还山,又被虚名繫一官。每向班行嗤老丑,空耽典籍尚寒酸。妨贤政自惭公论,窃禄能无愧素餐。早晚还应乞身去,石田茅屋伴清欢。
题本觉寺空翠亭。元代。李孝光。 琅玕十亩映江渚,天籁沈沈欲下来。已见凤毛沾雨露,长疑龙气挟风雷。树团车盖春阴合,月射金银夜色开。中野白云如白石,不辞一日到千回。
又赠刘铁面五星。宋代。王迈。 刘君腹贮一天星,搜索真机泣六丁。少可舌端无软语,秘传肘后有全经。话盟在昔疑犹梦,诗识如今果叶灵。我亦正为贫作崇,双眸赢得一番青。
咏物体六十六首 其十五 紫藤花。明代。王世贞。 蒙茸一架自成林,窈窕繁葩灼暮阴。南国红蕉将比貌,西陵青柏结同心。裁霞缀绮光相乱,蔓雨萦烟态转深。最是缠绵长到老,羞听泽畔女贞吟。
长葛道中遇周原仲。宋代。吕本中。 羸马冲寒骄不驶,积雪残冰杂泥滓。长葛县中日落时,举头忽见周夫子。下马相看两惊怪,各喜南归此身在。僧房夜语久不眠,更摩枵腹偿诗债。子行四方尚谋食,我亦年来倦行役。枥下骅骝世得知,海底珊瑚人未识。长安公卿富贵客,谁能日在子思侧。洛阳年少未宜轻,看子重陈治安策。
丁酉除夕。明代。袁宏道。 得意人间事,经年作旅人。愁因山水减,荡免父兄嗔。蜡屐千乡雪,公衣几摺尘。瓜洲波起处,长日望垂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