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才甘遐遗,因以静自适。长衢去马疏,深巷来辙隔。
雨馀草木长,树杪梨欲坼。烦襟忽然醒,如飨九鼎食。
新凉不嫌贫,于我亦有获。屏书去不观,兀坐面东壁。
水深䵷欲鸣,日入鸟还息。为谢扬子云,无玄安取白。
喜雨二首 其二。唐代。王鏊。 无才甘遐遗,因以静自适。长衢去马疏,深巷来辙隔。雨馀草木长,树杪梨欲坼。烦襟忽然醒,如飨九鼎食。新凉不嫌贫,于我亦有获。屏书去不观,兀坐面东壁。水深䵷欲鸣,日入鸟还息。为谢扬子云,无玄安取白。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六客诗 其五。元代。杨维桢。 有客有客来赤城,碧梧风裁光珑玲。音含太古文七星,直如赤丝清如冰。洗秋壑,鸣秋声,金舂玉应和以平。
齐。王僧虔。唐代。孙元晏。 位高名重不堪疑,恳让仪同帝亦知。不学常流争进取,却忧门有二台司。
冬日杂诗 其五。元代。宋褧。 扫除愁恨惟应酒,陶写襟灵仅有诗。四十头颅只如此,可能心事及游丝。
采樵行。宋代。冯山。 朝霞朦胧入林坞,零星背篝腰破斧。田家无田有门户,不免将身犯豺虎。禽惊鹿寒木丁丁,一篝数枝千万声。严风裂肤催出日,入涧饮水饥肠鸣。缝无尺布舂无粟,菜根扫叶燃难熟。留柴趁市将输官,一钱不救长饥寒。年年采樵樵渐少,官家苗役无时了。
送洪景卢内翰使虏。宋代。范成大。 檄到中原杀气销,穹庐那敢说天骄。今年蕃始来和汉,即日燕当远徙辽。北土未乾遗老泪,西陵应望孝孙朝。著鞭往矣功名会,麟阁丹青上九霄。
招友人归隐行。元代。叶颙。 中郎一绝爨下音,流水无思山无情。仲尼一为麟后尘,乾坤日月无光明。圣贤自古多轗轲,吁嗟吾子难独鸣。青山虽贵何足钦,黑貂未敝君休惊。片言不用脱屣去,富贵于我浮云轻。日饮一瓢岂予辱,日餐万钱非我荣。进退于道苟无愧,对人何必面发赪。幸有浮蛆之桑落,为君斟酌平生诚。幸有栖鸾之桐木,为君弹出无弦声。一弹石涧漱寒玉,再弹满耳松风清。酒酣更鼓三五曲,鱼龙鼓舞波涛萦。男儿出处须磊落,肯同儿女徒营营。麻鞋布衲见天子,谁能干谒公与卿。指踪利害谈世事,坐令海内皆升平。不将归卧南山阴,荷衣未必输尘缨。青山绿野总旧物,白鸥玄鹤皆昔盟。上饮千寻之涧瀑,下采百岁之春英。食之不饥复不老,永为终古天地精。斯言虽鄙倘见听,便当尽决沧浪之水,洗净平生不朽无用之虚名。
银河。清代。黄锡彤。 玉宇涵秋景,银河彻晓明。旁罗星焕烂,徐转气澄清。终古不改色,浮云空自行。谁能测深浅,脉脉总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