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发石湖濆,暮抵太湖岸。青山亦多情,供我船中玩。
船行山亦行,一路青不断。白云渺渺山重重,不知何处昔是吴王宫。
越来溪边越城在,夫差受困云在兹山中。今朝扣禅关,访古寻幽踪。
僧言事往那能识,钟鼓声中度朝夕。郊台漠漠麋鹿游,茶磨团团蔓荆棘。
不须吊古伤怀抱,且欲凭高纵吾眺。人家历历新郭里,川渎沄沄胥口道。
吴江塔影昆山城,一览因之发长啸。天风万里天际来,吴王郊祀昔日登斯台。
千乘万骑湖上下,祗今安在唯见山崔嵬。船来船去湖西畔,青山无言人自换。
来来去去世无穷,莫学牛山独兴叹。
游治平寺登吴王郊台。唐代。王鏊。 朝发石湖濆,暮抵太湖岸。青山亦多情,供我船中玩。船行山亦行,一路青不断。白云渺渺山重重,不知何处昔是吴王宫。越来溪边越城在,夫差受困云在兹山中。今朝扣禅关,访古寻幽踪。僧言事往那能识,钟鼓声中度朝夕。郊台漠漠麋鹿游,茶磨团团蔓荆棘。不须吊古伤怀抱,且欲凭高纵吾眺。人家历历新郭里,川渎沄沄胥口道。吴江塔影昆山城,一览因之发长啸。天风万里天际来,吴王郊祀昔日登斯台。千乘万骑湖上下,祗今安在唯见山崔嵬。船来船去湖西畔,青山无言人自换。来来去去世无穷,莫学牛山独兴叹。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南楼有作呈仲矩舍人。宋代。黄裳。 莫言风物是穷边,塞北江南此果然。苍璧下粘芳草地,垂杨中卧碧塘天。人吟夜月波中笛,客醉秋荷雨后筵。来候朔音栖处好,梦常扪斗过幽燕。
秋日偶成呈杜子长显之兼简仲美刘丈。宋代。王令。 丈夫不合自穷愁,藜藋先须天下忧。君不唐虞皆我罪,民推沟壑更谁尤。须将兼济为吾事,若只诚身亦我羞。满纸古人皆有道,如其所学愿轲丘。
忆秦娥 饯春。清代。蔡灿。 香漠漠。月痕西坠银墙角。银墙角,央他漏鼓,把春耽搁。自携残蜡牵罗幕。花须人泪飘零各。飘零各。今宵还好,恁拌眠著。
题耕乐图。明代。龚敩。 贾将军,才且雄,右手挟槊左挂弓。用如雕鹗搏秋风,狐兔不敢藏蒿蓬。偶辞朔雪望南斗,小试良才醹溪口。十里朱旗画鼓迎,三年白帽青山走。良田百亩溪之滨,徼巡警息民风淳。花村昼閒绿野辟,山犬不吠犁牛驯。将军不嫌禄厚薄,公暇应能事耕凿。体倦那知有苦辛,心閒自以耕为乐。小麦青青大麦深,平畴水满秧浮针。农家岁计在一饱,一饱宽尽将军心。芗溪之滨有逆旅,野兴留人不能去。布谷啼开绿树烟,鹭鸶飞断青山雨。将军底用身亲耕,居官所期教化行。民有恒心有恒产,放僻邪侈何由生。吾家老遂谁能续,解使豪强变雍睦。潢池赤子休弄兵,刀剑从今尽牛犊。
过德州作。清代。宫鸿历。 清河三日暂淹留,又曳柴车向贝州。一路黍禾迷泽雉,半林桑枯翳山鸠。马头北走邯郸道,鹢首南通汉沔舟。厌次祠堂千古在,当年金马只俳优。
和况之提刑途中遇雪。宋代。韩维。 云凝野旷接高低,切切寒侵使者衣。客路恍惊霜鬓改,家山回望玉觞飞。更添宿雨催花润,未放春雷起蛰威。柳色压堤清溜满,舣船持酒待君归。
答查伊璜见赠。明代。尹琦。 江流不可复,珠海问津行。世路多奇险,君心自太平。欲寻今古事,故作浪游情。笔墨随歌舞,笙歌乐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