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江上买归舟,载得月明真似秋。浃岸柳丝怜老稚,满楼醉色下汀洲。
宜休未必如前辈,易退何妨挽末流。公论到头惟笔在,甘棠不独咏西周。
别方通守。唐代。夏良胜。 使君江上买归舟,载得月明真似秋。浃岸柳丝怜老稚,满楼醉色下汀洲。宜休未必如前辈,易退何妨挽末流。公论到头惟笔在,甘棠不独咏西周。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
夏良胜。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蝶恋花 衰柳。明代。王夫之。 为问西风因底怨。百转千回,苦要情丝断。叶叶飘零都不管。回塘早似天涯远。阵阵寒鸦飞影乱。总趁斜阳,谁肯还留恋。梦里鹅黄拖锦线。春光难借寒蝉唤。
区区州县信徒劳,今日天涯倍寂寥。流水有溪皆赴海,泛舟无处不乘潮。
登临初识山川险,来往空悲岁月消。但可此身长得饱,不妨斗米折吾腰。
二十二日泛舟曹娥江至蔡家山以晚潮将至趋陆至白宋堰遂复登舟。宋代。赵鼎臣。 区区州县信徒劳,今日天涯倍寂寥。流水有溪皆赴海,泛舟无处不乘潮。登临初识山川险,来往空悲岁月消。但可此身长得饱,不妨斗米折吾腰。
送庐山老人。明代。韩上桂。 暮春送客江之浒,独鹤江头绕江树。长杨绾结漫留人,山笛斜吹急带雨。仙人此去归何峰,桃花历落随东风。匡庐五老今还在,为我先开瀑布松。
寄示从子旻。明代。陶安。 苍秀须眉一丈夫,有才能称此躯无。儒家盛业当名世,老屋残书尚满厨。壮岁光阴浑易过,古人名节要齐驱。自怜远泊淮南叟,拟傍溪流抚竹梧。
冬夜漫兴二首 其二。明代。潘希曾。 岭畔冬深亦乍寒,江风吹雨夜阑珊。不闻雁信来千里,空愧麟符绊一官。睡少正须茶破闷,病馀那用酒为欢。古槐衰柳方摇落,时复萧萧打画栏。
自大埔度上杭。明代。陈子升。 八闽初入路,鸟语信钩辀。如马填江石,升猱逆水舟。天鸡虚倦客,野老习通侯。南北京何似,须成万里游。
寿楼春 自题招魂篇后。清代。赵庆熹。 招香魂归来,趁良宵月冷,吹落瑶台。几度情河恨海,水流花开。清雾湿、凌波鞋,认碧桃、春风天台。奈鹤断笙遥,鸾空箫破,鹊灭镜长埋。柔肠结谁安排。又灯昏梦路,酒泻愁怀。多分彩云踪逝,步虚音乖。怜薄命、空多才。误少年、飘零天涯。记烛影屏声,连枝碎敲双玉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