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览躬亲积弊纾,何须戚宦力诛锄。文儒衮衮频登对,纪册滔滔不绝书。
仁孝固应垂训远,励精无改继明初。万方洒血尤真宰,不遣天医下太虚。
孝庙挽章二首 其二。唐代。张吉。 听览躬亲积弊纾,何须戚宦力诛锄。文儒衮衮频登对,纪册滔滔不绝书。仁孝固应垂训远,励精无改继明初。万方洒血尤真宰,不遣天医下太虚。
(1451—1518)江西馀干人,字克修,号翼斋,别号古城。成化十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贵州布政使。精研诸经及宋儒著作。尝曰“不读五经,遇事便觉窒碍”。有《陆学订疑》、《古城集》。 ...
张吉。 (1451—1518)江西馀干人,字克修,号翼斋,别号古城。成化十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贵州布政使。精研诸经及宋儒著作。尝曰“不读五经,遇事便觉窒碍”。有《陆学订疑》、《古城集》。
陪诸公瀛洲胜会 其五 呈何柏斋太常。明代。湛若水。 太常抱荆璞,肮脏尝遗荣。拜诏感明主,买舟扬越行。虚疑是何逊,吟笑春风生。寄怀托秋奕,远心在沉溟。清修我所师,维以咏周行。今夕同嘉宴,欲子子心明。
狼山竹枝词三首 其二。清代。张廷寿。 杨柳青青燕子飞,深闺料理作春衣。城南十里狼山路,尽是石家锦障围。
伤歌四首 其三。明代。陈子升。 青蝇青蝇白璧玷,投畀豺虎非所厌,入门各媚三妇艳。迷阳迷阳伤吾行,渡河渡河为公念。
三哀诗 其二 高。元代。岑安卿。 我忆总角初,群立侍师鲁。苍然太古姿,眉发垂素缕。慨思英发时,济济整风度。承家二百䙫,衣冠踵馀武。驰骋文藻林,濩落老无遇。转盼五十春,国祚倏非故。荒凉东海滨,谁复嗟罄窭。幸馀慈溪翁,诗文接情素。孙枝复萎折,宗祏凛无主。斯文竟何辜,不缀一线绪。嗟予三世交,念此转增慕。萧萧豫樟风,悲号惘难诉。
感怀十七首 其五。清代。陈恭尹。 荷丝织为衣,禦寒终不温。章句小儒生,安识经与纶。高冠带金玉,端坐如鬼神。轻车从肥马,游宴无冬春。志士沈下僚,能智岂获伸。大盗从西来,击钟召群臣。空复见异类,何以张吾军。大者为鸡狗,鸣吠从他人。小者如蛹蚕,只自营其身。
高房山寒江孤岛图。元代。王行。 千山万山重复重,烟岚草树深莫穷。高堂大轴示宽广,要以笔力誇奇雄。青红苍翠满缣素,缺处残碧分遥峰。虽云眼底供一快,未见阔远开心胸。历观画史每如是,意谓此法由来同。昨尝凌秋㴑扬子,一舸缥缈乘长风。洪波舂天渺无际,出没但有孤轮红。中泠盘陀瞬息过,回首浮玉云涛中。乃知山水有佳处,到此始觉飞埃空。当时海岳应饱见,落墨便自超凡庸。不将层叠竞工巧,遂使气象齐鸿濛。平生爱画惟爱此,苦恨妙法无能攻。九州之表有人物,意匠彷佛宗南宫。莫言未入米家奥,百年犹数房山翁。兹图咫尺便千里,生绡数幅徒为功。亦知盘礴意有在,正欲逐米追高踪。爱之歌咏乃常理,好事况有天随宗。同观何人江海客,气似贯月书艎虹。文辞澜翻沛难禦,奔走风雨驱丰隆。古称珠玉在我侧,濡翰自愧言非工。黄尘城郭久见困,何地閒静能相容。诗成忽复三叹息,矫首长望青冥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