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含秋意,相遭别有情。白云依露洗,黄叶俟风鸣。
洗作秋空色,鸣兹秋树声。声凄色自黯,悲哉此气生。
能使山河变,孰云天地清。摇落无今古,炎凉日夜更。
悠悠千载去,冉冉百年倾。薄寒感肌骨,惛浓似可轻。
伊我秋一物,谁敢向秋瞠。聊为芳草恸,随尔艾萧横。
悲哉此气生。唐代。郭之奇。 万象含秋意,相遭别有情。白云依露洗,黄叶俟风鸣。洗作秋空色,鸣兹秋树声。声凄色自黯,悲哉此气生。能使山河变,孰云天地清。摇落无今古,炎凉日夜更。悠悠千载去,冉冉百年倾。薄寒感肌骨,惛浓似可轻。伊我秋一物,谁敢向秋瞠。聊为芳草恸,随尔艾萧横。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郭之奇。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事在可疑,有司难之。次子论列于朝,特封寿光县太君。诰词有蕴仁积善之褒,因采纶言以名所居之堂曰“积善”,日与亲旧歌酒为寿于其间,命族孙端礼作庆寿光曲,以纪一时之美。其词曰:
丹扆疏恩,庆闱受命,圣朝广孝非常。大邑高封,名兼寿考辉光。闾巷相传盛事,焕丝五色成章。崇新栋,天语荣夸,共瞻积善华堂。
庆寿光。宋代。晁端礼。 事在可疑,有司难之。次子论列于朝,特封寿光县太君。诰词有蕴仁积善之褒,因采纶言以名所居之堂曰“积善”,日与亲旧歌酒为寿于其间,命族孙端礼作庆寿光曲,以纪一时之美。其词曰:丹扆疏恩,庆闱受命,圣朝广孝非常。大邑高封,名兼寿考辉光。闾巷相传盛事,焕丝五色成章。崇新栋,天语荣夸,共瞻积善华堂。灵龟荐祉,紫鸾称寿,千钟泛酒,百和焚香。况有新教歌舞,妙选丝篁。余庆从今沓至,看儿孙、朱紫成行。闻说道,贤德阴功,姓名仍在仙乡。
山行寻寺。明代。张家玉。 爱着登山屐,寻幽续胜缘。危桥依峭壁,斜树引疏烟。溪静鹿群饮,云闲鹤自眠。闻钟知有寺,吾意欲逃禅。
阮郎归 十月十日海风大作,沈船拔木,农产摧折盖殆尽。急归山察视,吾庐尚存,填此志幸。清代。杨玉衔。 狂飙驱雨倏东西。波涛山与齐。花幡无力任花飞。山人归梦疑。蔬圃乱,豆棚欹。披离双树枝。秋风茅屋杜陵诗。抱茅童未欺。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三 其三十九。元代。凌云翰。 巧夕争看织女机,彩云销尽不成衣。如何村落柴门外,乌鹊都无一个飞。
题禁中黄石榴二首。宋代。曹勋。 榴花昔染猩猩血,檐卜丛中今斗新。何事司花与纯素,不同妖艳污天真。
寄殿院谢艮斋 其一。宋代。曾丰。 元祐乌台士,江西董白须。节因父母立,名与道乡俱。耆旧流风远,衣冠后辈孤。此公今复奋,吾道得相扶。
翘首湘潭半夕阳,谁传词藻赋高唐。宗盟一代闻三李,伯仲千秋见二王。
北极云霞回指顾,东山日月谢行藏。新篇漫惜南游寡,海外流传遍越裳。
李本宁廉访入武林以手书新历饷余溪堂却寄七言八律 其三。明代。胡应麟。 翘首湘潭半夕阳,谁传词藻赋高唐。宗盟一代闻三李,伯仲千秋见二王。北极云霞回指顾,东山日月谢行藏。新篇漫惜南游寡,海外流传遍越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