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道长安未若家,微官清况尽堪誇。凭他风雨迷天路,不入曹椽似水衙。
客司即事四首 其四。唐代。郭之奇。 若道长安未若家,微官清况尽堪誇。凭他风雨迷天路,不入曹椽似水衙。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郭之奇。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闻仲慧治制科业于尊生斋嘲之。明代。王世贞。 新水高槐咽暮蝉,尊生斋里好谈玄。如何半夜篝灯读,只是长杨校猎篇。
北院词八首 其五。明代。胡应麟。 双双罗袜斗凌波,两两沙棠泛玉河。日暮大堤流水急,回桡齐唱采莲歌。
佳雨应祈因思昔年诸友作诗今再叙旧。唐代。朱长文。 晏侯昔为州,岁旱庆霖雨。夫君与方子,吟思共清苦。不才辄继声,玉石愧同处。赓酬自邦君,高歌遍幕府。开编读英辞,风义恨修阻。历年屈指八,阅守今已五。温温刘苏州,扬仁美风士。篇章极清新,操行到淳古。去年掌膠庠,幸此阴德宇。遇君来自西,暂作皋桥旅。并游盍簪裾,良宴陪樽俎。辱顾眼俱青,言诗多见与。近当庚伏间,不雨病禾黍。田乾如龟裂,一溉劳远取。如惨沴气生,望岁群心沮。园居离间旷,何处逃蕴暑。使君忧悯深。雩祀以时举。精诚祷祠下,若与神告语。随车油云飞,阖境膏泽溥。槁苗兴朊原,涸辙通别浦。万轮水可汲,千笠草务去。籼禾与稏稻,指期入我庚。清晖登溪山,余润满林圃。中吴垂白叟,买酒相汴舞。扫石邀良朋,清风快谈尘。此时无一诗,欢意何以叙。朝家日隆平,二圣保其绪。施仁寒天渊,敷政皆尧禹。旧臣留旦奭,新相拜房杜。风和调舜琴,欲厚空周圄。销变召泰和,协气应律吕。吾侪夙承学,嘉庆幸亲睹。相期美康平,复见颂多余。
移合浦郭功甫见寄。宋代。苏轼。 君恩浩荡似阳春,合浦何如在海滨。莫趁明珠弄明月,夜深无数采珠人。
寄吴原可。元代。李泂。 不谓相疏亦自猜,空山旧雨入莓苔。江湖机熟鸥忘去,吴楚年荒雁不来。豪杰何心犹用世,乾坤自古少怜才。向来共醉梅花下,昨夜一枝寒自开。
答傅山人木虚。明代。黎民表。 白鹤孤飞何处来,封书犹忆朗陵杯。衰迟我愧弹冠出,烽火君能策杖回。海上青骡迷去路,天边金粟断层台。石田茆屋不归去,凤管鸾笙亦可哀。
送宋寺丞通判邛州。宋代。祖无择。 半刺侯藩重,临邛驿路赊。将经灞陵树,先看洛阳花。土物张骞竹,民封卓氏家。为君伤远目,日日断褒斜。
和梅公仪待制 宿西溪寺。宋代。文彦博。 地占莲华麓,溪环鹫岭巅。密林含细籁,巍刹照清涟。独赏宁妨醉,幽吟定废眠。支郎谙雅尚,扫榻就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