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线牵愁远,为丝惹恨多。九门寒漏湿,万灶曙烟拖。
雾重蒙霜岭,云深没绛河。坐看林翠落,应与竹斑和。
阴雨连旬诗以懊之八首 其四。唐代。郭之奇。 如线牵愁远,为丝惹恨多。九门寒漏湿,万灶曙烟拖。雾重蒙霜岭,云深没绛河。坐看林翠落,应与竹斑和。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郭之奇。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晓思。唐代。王建。 晓气生绿水,春条露霏霏。林间栖鸟散,远念征人起。幽花宿含彩,早蝶寒弄翅。君行非晨风,讵能从门至。
秋怀 其六。宋代。李若水。 风细云动鳞,雨馀山弄姿。渊明短篱下,渐觉秋芳萎。岁华任自老,酒杯亦须持。种种愧古人,此段差可期。
采桑子。宋代。晏几道。 年年此夕东城见,欢意匆匆。明日还重。却在楼台缥缈中。垂螺拂黛清歌女,曾唱相逢。秋月春风。醉枕香衾一岁同。
建康六感·宋。宋代。刘子翚。 寄奴真伟人,落拓龙潜地。据筵呼五木,已有吞世气。世期值阳九,天纲日沦夫。偏邦可跨州,卑号犹称帝。匪乘艰棘运,英姿畴能济。南戡奠番禺,西狩澄泾渭。功虽与世隆,道亦因人废。缅怀揖让风,黄屋身如寄。颓波日奔迫,夜壑迁神器。巢由独贤哉,高纵貌难继。
和萧谘议岑离装怨诗。南北朝。何逊。 晓河没高栋。斜月半空庭。窗中度落叶。帘外隔飞萤。含悲下翠帐。掩泣闭金屏。昔期今未返。春草寒复青。思君无转易。何异北辰星。
陶士行运甓。清代。王家枚。 金风吹不竞,华域践洪流。宫关沦瓦砾,念之心烦忧。击楫声悲壮,慷慨祖豫州。枕戈不成寝,越石誓同仇。二子岂好劳,所志在千秋。寂寂广州廨,簿书非所谋。累累中唐甓,朝夕任取求。劳力虽不贵,此意敢优游。卒运擎天手,奇功建石头。怀居非佳士,白日催双辀。
过历山湛长史草堂诗。南北朝。刘铄。 兹岳蕴虚诡,凭览趣亦赡。九峰相接连,五渚逆萦浸。层阿疲且引,绝岩畅方禁。溜众夏更寒,林交昼常荫。伊余久缁涅,复得味恬淡。愿逐安期生,于焉惬高枕。
观邵不疑学士所藏名书古画。宋代。梅尧臣。 野性好书画,无力能自致。每遇高趣人,常许出以视。邵侯多奇玩,留我特开笥。首观阮与杜,驴上瞑目醉。韩干貌四马,临流解鞍辔。花骢照夜白,正侧各畜意。系衣穿裤靴,坐立皆厩吏。精神宛如生,于腮复穿鼻。梅鸡徐熙画,竹间寒雀睡。逸少自写真,对镜绝相类。数本失姓名,古胡并老骥。山水树石硬,荆关艺能至。巨然李成者,落笔愈奇异。人物张僧繇,虽传恐非是。其余又莫究,模拾似未备。周秦已来书,行草楷篆隶。声名旧烜赫,一一果可喜。邵侯爱我曹,咸使纸尾记。况侯有古学,小字刻珉翠。各赠墨本归,怀宝谁肯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