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掖调梅暇,林园种槿初。入朝荣剑履,退食偶琴书。
地隐东岩室,天回北斗车。旌门临窈窕,辇道属扶疏。
云罕明丹谷,霜笳彻紫虚。水疑投石处,溪似钓璜馀。
帝泽颁卮酒,人欢颂里闾。一承黄竹咏,长奉白茆居。
陪幸韦嗣立山庄应制(一作宋之问诗)。唐代。李乂。 抠掖调梅暇,林园种槿初。入朝荣剑履,退食偶琴书。地隐东岩室,天回北斗车。旌门临窈窕,辇道属扶疏。云罕明丹谷,霜笳彻紫虚。水疑投石处,溪似钓璜馀。帝泽颁卮酒,人欢颂里闾。一承黄竹咏,长奉白茆居。
(公元六四七年至七一四年)字尚真,(旧唐书作本名尚真。此从新唐书)赵州房子人(今河北邢台市临城县人)。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卒于玄宗开元二年,年六十八岁。少孤。年十二,工属文,与兄尚一,(官至清源尉,早卒)尚贞(官至博州刺史)俱以文章见称。举进士,累调万年尉。长安三年,(公元七o三年)擢监察御史,劾奏无避。景龙初,(公元七o七年)迁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乂著有文集五卷,《两唐书志》又与兄尚一、尚贞同为一集,号为李氏花萼集,凡二十卷,并行于世。 ...
李乂。 (公元六四七年至七一四年)字尚真,(旧唐书作本名尚真。此从新唐书)赵州房子人(今河北邢台市临城县人)。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卒于玄宗开元二年,年六十八岁。少孤。年十二,工属文,与兄尚一,(官至清源尉,早卒)尚贞(官至博州刺史)俱以文章见称。举进士,累调万年尉。长安三年,(公元七o三年)擢监察御史,劾奏无避。景龙初,(公元七o七年)迁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乂著有文集五卷,《两唐书志》又与兄尚一、尚贞同为一集,号为李氏花萼集,凡二十卷,并行于世。
入宅三首(大历二年春,甫自西阁迁赤甲)。唐代。杜甫。 奔峭背赤甲,断崖当白盐。客居愧迁次,春酒渐多添。花亚欲移竹,鸟窥新卷帘。衰年不敢恨,胜概欲相兼。乱后居难定,春归客未还。水生鱼复浦,云暖麝香山。半顶梳头白,过眉拄杖斑。相看多使者,一一问函关。宋玉归州宅,云通白帝城。吾人淹老病,旅食岂才名。峡口风常急,江流气不平。只应与儿子,飘转任浮生。
秪召还京,题江西道院。宋代。杨万里。 病身秪要早投闲,乞得高安政小安。山水秋来浑是画,楼台高处自生寒。登临未足还辞去,老大重来毕竟难。碧落翠微好将息,清风明月梦中看。
十六夜月色甚明与客棹舟至普宁寺。宋代。周紫芝。 昨宵明月共千里,今夕极天无一云。不知谁令太虚空,着此皎皎白玉盆。长空与月慰愁眼,良夜得酒含微醺。天公有约不可负,急荡两桨凌江濆。更携江上满船月,来打寺下三更门。脩廊夜寂风叶乱,古佛不语残膏存。老禅今夕但拍手,狂客数辈空馀樽。高谈剧语天亦怒,白璧故遣云相吞。人言祸福真倚伏,欢常有馀饮不足。篙师促客归去来,夜半风颠浪如屋。
有怀 其二。宋代。韩淲。 独行风雨夜,家事复身谋。推枕茅檐起,停骖麦陇收。亲情离聚矣,故旧往还不。抚著时文笑,荣涂遍九州。
送楘州王学士。宋代。刘敞。 春草碧将歇,江南莺乱飞。王孙去有适,綵服粲生辉。古郡富山水,斯人歌海沂。惟应布宽诏,谈笑树风徽。
和阎灏重阳见赠二首 其一。宋代。范纯仁。 秋怀多感怯清笳,判向西风醉帽斜。塞上星霜人易老,幕中谈笑客偏嘉。金英浮酒稠于蚁,丹叶妆林远似花。身健几逢佳节在,登临尤更惜年华。
将有报使之役山馆寓怀。明代。区大相。 年芳非一事,对此独怡神。小院烟霞色,幽庭松桂春。浊醪兼养性,丹壑且全真。懒出元吾意,何曾说向人。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宋代。刘克庄。 清早披衣起,春深好事家。非干眠警枕,自是惜名花。培溉疏泉脉,攀翻带露葩。看常先晓蝶,来未散晨鸦。风恶为台避,晴烘着幙遮。古人云昼短,莫待夕阳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