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阳关引。唐代。寇准。 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望京楼。宋代。曾致尧。 望京楼上望,望久思踟躇。境土连江徼,人家匝海隅。隔山川隐映,近郭水萦纡。雨过风腥槛,潮来岸浸芦。
族叔某之杨州司庾。明代。吴希贤。 竹林明月低,仆夫戒行色。马上朝回未解衣,携壶走送城东陌。红尘十载飘客裾,一官湖海誇新除。公门无事足行乐,便道逢人多寄书。玉堂夜寒别思苦,独对孤灯听残雨。梦里不识云海深,夜夜相将过淮浦。
题所居。宋代。黄子稜。 青衫木笏尚初官,未老金鱼是等闲。世上几多名将相,门前谁有此溪山。市楼晚日红高下,客艇春波绿往还。人过小桥频指点,全家都在画图间。
庚寅正月十六日携家入山大雪弥旬止既月叔祖。宋代。徐瑞。 辟俗过逢少,离居感慨多。岂伊泉石胜,奈此简书何。风雪日如此,乾坤理则那。邻翁能贳酒,一笑且酣歌。
赋得闽海亨龙送邓介夫应贡北上。明代。傅汝楫。 金晶飞飞射龙屋,骊龙屋下眼珠熟。五雷惊散云作花,捧出明珠献天族。云归君别君犹龙,下天上天云相从。暗室投珠十载忌,寒潭化剑今朝逢。何人却笑渊潜者,相送残春江上峰。
自齐云乘筏至落石台留宿。明代。李流芳。 五里十亭子,下山忘险艰。爱此溪山晴,故作乘筏还。寒沙束回湍,下见文石斑。旭日来映之,浮动水石间。吾徒二三子,坐稳兴何閒。方过蓝渡桥,复见落石湾。落石势已奇,况此清流环。松萝挂绝壁,古色照我颜。前林正丹黄,烟郭粘远山。我欲留此石,一杯酬潺湲。襆被叩上方,待月同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