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石半寥落,坐来生远愁。
故人应罢钓,寒叶自惊秋。
村隔平沙暝,江和暮霭流。
徘徊不能去,此处有扁舟。
秋访江上友生所居。唐代。寇准。 苔石半寥落,坐来生远愁。故人应罢钓,寒叶自惊秋。村隔平沙暝,江和暮霭流。徘徊不能去,此处有扁舟。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宿城西怀冷庵。明代。沈周。 水宿其如夜思何,霜风拂鬓影皤皤。语喧杯酒商船近,人映楼台市火多。川上微波摇缺月,城头高树挂明河。新篇在稿思君教,无那无眠只漫哦。
直路行。明代。何景明。 直路难行,直言难受。邪径捷足,莠言悦口。直言如矢,闻者畏惮。如射曲巷,鲜不折干。直路坦坦,不可避难。大夫史鱼,死以尸谏。汲黯抗言,不冠不见。轮扁之言,桓公是悟。焦不避烹,秦皇霁怒。猛虎在前,不为我言。虺蛇在后,不为我告。二世自閟,遭害于宫。虢君怒御,枕块道中。不忍其惮,宁忍其乱。苟畏尔耻,必视尔死。如药弗溃,其疾必遂。如矢不直,不能贯革。小人恶直,君子是持。神之听之,终获其釐。
连日大雪独坐有感。宋代。虞俦。 呼得苍头数橐金,旋沽村酒过墙阴。焦琴不鼓知音断,冻笔频呵作意吟。扰扰漫天空眩目,看看出日为寒心。凭君试向江边问,又涨晴波几尺深。
古田极乐寺晓起。明代。徐熥。 听尽莲华刻漏长,山深岚翠满绳床。鸟啼松嶂声声月,僧踏枫林步步霜。座上落花天外雨,佛前沈水定中香。此生总是空门客,到处皈依有法王。
落花五十首 其五。明代。沈周。 十二街头散冶游,满街红紫乱春愁。知时去去留难得,误色空空念罢休。朝扫尚嫌奴作贱,晚归还有马堪忧。何人早起酬怜惜,孤负新妆倚翠楼。
有怀章太炎、邹威丹两先生狱中。清代。柳亚子。 祖国沉沦三百载,忍看民族日仳离。悲歌咤叱风云气,此是中原玛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