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兼权社稷臣,千官齐出拜行尘。再调公鼎勋庸盛,
三受兵符宠命新。商路雪开旗旆展,楚堤梅发驿亭春。
襄阳风景由来好,重与江山作主人。
送李司空赴镇襄阳。唐代。张籍。 中外兼权社稷臣,千官齐出拜行尘。再调公鼎勋庸盛,三受兵符宠命新。商路雪开旗旆展,楚堤梅发驿亭春。襄阳风景由来好,重与江山作主人。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都下将归宿石城门外和李仲渊知县晚过上林之。元代。梁寅。 韦曲风光尺五天,骄骢嘶过酒楼前。龙舆陌路疏疏雨,凤阙觚棱淡淡烟。上相彩旃归柳外,王孙金弹落花边。临流有客题佳句,不羡春风歌舞筵。
燕(一作王毂诗)。唐代。王睿。 海燕双飞意若何,曲梁呕嘎语声多。茅檐不必嫌卑陋,犹胜吴宫爇尔窠。
五月六日为丛珍之集于南池呈座中诸公。宋代。曾几。 今日携壶地,南池信杖行。红蕖争入眼,白鹭最关情。待得跳珠雨,来听打叶声。菰蒲最深处,只欠小舟横。
次韵国师对月见怀。宋代。周紫芝。 老子关门不著书,奄奄真复似曹蜍。月来林下苦相忆,诗落眼前欢有馀。满挹清光归酒面,小分秋色到吾庐。胸中拍塞愁千斛,特地烦君一扫除。
陈伯固使君祷雨得雪为作。宋代。陈造。 妖魃肆虐挻馀灾,麦田未麦空黄埃。饥民忍饥守乡土,倚公力挽和气回。梵筵告旱初拜手,补陀仙人已回首。杨枝一麾神受职,雪龙占先效奔走。飞翔作意擅晓昏,膏润趁时救枯朽。人名此雪宗丞雪,祈禳取携屈伸肘。德政可但人间最,大士与徒龙与友。闵雨竞喜雪应祈,今段尤拜天赐厚。归前帝席指日冀,更遣奇祥福诸后。太岁在戌如在酉,看取乞浆还得酒。
寄题莹中野轩。宋代。黄庭坚。 开轩城市如村落,人似往时陈太邱。暄景半窗行野马,雨寒疏竹上牵牛。平生江海心犹在,退食诗书吏罢休。□□□□□□力,必知耆旧想风流。
曹仁宪谨荣寿又 其一。清代。林玉文。 长庚灿烂彩云边,甲子盈筹颂大年。重九萸囊曾系佩,秋三菊酒正开筵。仁恩远播群黎洽,德政覃敷五福全。彭泽高风犹未邈,遐龄永享继名贤。
和钝庵吊乐庵龙洲莲峰半山四古墓 其三。明代。郑文康。 泗园文脉接莲峰,姓氏曾收县志中。只为书声消歇久,子孙谁免哭途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