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行长不出,清羸最少年。持斋唯一食,讲律岂曾眠。
避草每移径,滤虫还入泉。从来天竺法,到此几人传。
律僧。唐代。张籍。 苦行长不出,清羸最少年。持斋唯一食,讲律岂曾眠。避草每移径,滤虫还入泉。从来天竺法,到此几人传。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江南好。宋代。曾布。 江南客,家有宁馨儿。三世文章称大手,一门兄弟独良眉。藉甚众多推。千里足,来自渥洼池。莫倚善题鹦鹉赋,青山须待健时归。不似傲当时。
张珍午天津寄诗率答。近现代。严复。 今岁长安溽暑蒸,东南战鼓况相仍。使君论事同观火,诗句投人似饮冰。苦雨作歌思广厦,导迷何佛是燃灯。幼安辽海犹容榻,愁绝虞翻望吊蝇。
朝中措(癸丑寿安观使)。宋代。李曾伯。 夜来南极十分明。申月应生申。小范龙图老子,大苏玉局仙人。擎天健手,家传方略,功在峨岷。看取芝封夜下,归来尽展经纶。
浦阳旧有明月泉久而不应今乃疏道其源似颇与弦望晦朔之间相为消长者遂作是诗。元代。吴莱。 大区何浑沦,元气乃潜泄。忽然为山水,无往不融结。遥天偶一照,厚地空馀冽。盈将光共生,涸与魄同灭。玄机自消长,至理谁圆缺。发挥虽有在,窥测尚未决。枯柤曾几栖,断洑遽中裂。半倚岚翠云,微通海潮雪。昔人来推求,于此得表蕝。虚亭奚其敞,静甃独不齧。岁年竟悠远,沙石渐填咽。宁加疏瀹功,肯使见闻亵。恍疑合图经,环坐到稚耋。傥非蟹投埼,几类鲋处辙。纤纤浮晶彩,湛湛浸寥泬。旧观方尔还,真源可吾绝。争言彼月行,岂为兹泉设。萧丘胡长寒,汉井或再热。逝寻白兔公,直探神龙穴。狂歌水仙词,击碎如意铁。
与成父自信同舟到饶分路而别以诗送之三首。宋代。赵蕃。 向来三复渭阳诗,羡汝此行亲见之。若问乃兄何样似,家徒四壁更书痴。
暮春羊城社集。明代。薛始亨。 南园春草遍池塘,客里邀欢一举觞。上巳风流传曲水,建安词赋擅清漳。江云莫辨三株树,驿路难寻五色羊。谁道海滨邹鲁地,咏归还有舞雩狂。
已歇黄塘昨夜雷,寺南新筑定曾催。花名踯躅春长发,竹有茏葱手自栽。
元凯勒铭传在德,左司为郡号多才。千秋也是寻常事,日月行天似磨推。
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十首 其七。清代。陈恭尹。 已歇黄塘昨夜雷,寺南新筑定曾催。花名踯躅春长发,竹有茏葱手自栽。元凯勒铭传在德,左司为郡号多才。千秋也是寻常事,日月行天似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