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菖蒲老,知君忆钓船。离京近残暑,归路有新蝉。
岘首白云起,洞庭秋月悬。若教吟兴足,西笑是何年。
送友人南归。唐代。王贞白。 南国菖蒲老,知君忆钓船。离京近残暑,归路有新蝉。岘首白云起,洞庭秋月悬。若教吟兴足,西笑是何年。
王贞白,字有道(875—958),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895)登进士,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
王贞白。 王贞白,字有道(875—958),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895)登进士,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避寇山中作。唐代。贯休。 山翠碧嵯峨,攀牵去者多。浅深俱得地,好恶未知他。有草皆为户,无人不荷戈。相逢空怅望,更有好时么。
乐清登箫台访洛箫泉。明代。皇甫汸。 仙踪讵可攀,荒台尚堪访。箫弄清泉中,舄振紫岩上。波动若鸾沈,云飘似凫往。浮筠本无垢,托心在尘想。花溪如有灵,应流盖山响。
送李直侯。明代。释今无。 未是淹留日,应为汗漫游。秋风过楚水,客路引吴钩。曙色趋晨见,江声入夜流。送君饶壮气,翘首望罗浮。
同王见可、刘子年循南溪,度西桥,登天柱冈。宋代。杨万里。 偶因闲步散顽麻,倦唤胡床小歇些。飞上山头人似鹤,回看溪畔路如蛇。云烟极目知何处,松竹为门是我家。下得山来饥更渴,也无麦饭也无茶。
感秋 其四。明代。林鸿。 太古号无事,其人如鹿麋。块然具中和,焉用礼乐为。三皇不同轨,五帝亦异治。练弦与明水,汲汲挽其漓。哇淫起郑卫,绵蕞纷秦仪。聋盲世耳目,真朴无复遗。大运暂衰歇,至理岂盈亏。雁行与鱼跃,谁用此道推。所以横渠翁,千古有馀悲。
登岱 其二。清代。徐咸清。 晨登千仞巅,佳气何氤氲。天门射渴日,彩霞落纷纷。元气自流转,不知昼夜分。窈窕古英妃,飘飖紫绮裙。天浆漱皓齿,玉色含微醺。结成金芝盖,即是前峰云。手持一方册,授以太始文。回首隔霄汉,散失鸾鹤群。璚箫去缥缈,余音不可闻。
书渔庄邂逅录卷末。宋代。吴误。 丹中神水与华池,学者如麻悟者稀。但指气精为造化,岂知铅汞有深微。迷途到底生邪见,大道何人为指归。今日相逢皆宿契,与君容易泄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