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夜,竹篱田父家。
明月照树影,满山如龙蛇。
正月十六日夜二绝。唐代。陈与义。 正月十六夜,竹篱田父家。明月照树影,满山如龙蛇。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怀山居邀松阳子同作。唐代。李德裕。 我有爱山心,如饥复如渴。出谷一年馀,常疑十年别。春思岩花烂,夏忆寒泉冽。秋忆泛兰卮,冬思玩松雪。晨思小山桂,暝忆深潭月。醉忆剖红梨,饭思食紫蕨。坐思藤萝密,步忆莓苔滑。昼夜百刻中,愁肠几回绝。每念羊叔子,言之岂常辍。人生不如意,十乃居七八。我未及悬舆,今犹佩朝绂。焉能逐糜鹿,便得游林樾。范恣沧波舟,张怀赤松列。惟应讵身恤,岂敢忘臣节。器满自当欹,物盈终有缺。从兹返樵径,庶可希前哲。
劝农。清代。柯煜。 雨足秧针满,翠色迎衣裾。牛背一鸦立,夕阳人力锄。万物自闲暇,三农日勤渠。丰乐今伊始,勉旃事菑畬。
乙未元日赋得东望望春春可怜二首 其二。明代。郭之奇。 东望望春春可怜,春风近远为春传。真成独赏馀兹地,忽漫相逢是一天。古意长留青树色,韶光乍起绿萝烟。榛苓满目人何在,欲颂椒花倍黯然。
秋夜听雨。元代。方回。 骚骚从何来,高树暗淅沥。飒飒未云已,虚檐微点滴。□□忽遽作,稍疏仍骤密。寒飚寻侑之,浩汹阵马只。□□□□翻,溅泻类朴击。决渠落深沼,鞺鞳激水石。衾薄四体□,□灭百虑寂。闭目观我身,未觉白胜黑。已而悄然静,鸣声惟蟋蟀。质明靸破鞋,满砌落叶湿。
题朱陵洞水帘。宋代。李先辅。 一片挂苍崖,分明不惹埃。蹙成珠颗白,垂下玉绳来。野燕飞难入,山风卷不开。声声去朝海,无意恋岩隈。
幽居杂兴三首。宋代。白玉蟾。 岸花洗面初收雨,江草摇头已怯风。独立无聊聊送目,西边落日叫孤鸿。
次韵忍毋我春日三绝句 其二。宋代。周紫芝。 雨馀绕屋一渠水,日落满帘何处山。我亦时来开病眼,怕将春色照愁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