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关寒井对萧辰,自爱栖迟近古人。
闲草遍庭终胜俗,好书堆案转甘贫。
桥边野水通渔路,篱外青山见寺邻。
懒为躬耕咏梁甫,吾生已是太平民。
园庐。唐代。林逋。 柴关寒井对萧辰,自爱栖迟近古人。闲草遍庭终胜俗,好书堆案转甘贫。桥边野水通渔路,篱外青山见寺邻。懒为躬耕咏梁甫,吾生已是太平民。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题萝村图。清代。弘旿。 汉军李处士,解组买山早。库使一官微,山人八旗少。心折风雅宗,爵视王公藐。诛茅结轩庐,气直凌三岛。儒缁相往来,金紫艰谒造。道人上陵归,车骑为纡道。剪韭烹炰余,挥毫宁草草。人因图益传,事藉诗而表。畿辅东州偏,岩壑田盘好。当年多隐流,幽栖各奇抱。耕读嗜静便,终南非捷巧。虽乏经济储,颇挟诗书饱。肯蹈晋代狂,全叨盛时保。披卷忆旧游,松关梦常绕。欲吊豸峰青,萝薜烟霞老。惟看野寺僧,败叶石间扫。平生鉴赏偏,藏弆逾获宝。小记代《说郛》,或助山林考。
精舍甫成寄怀觉山侍御。明代。湛若水。 讲堂一悟天开,上起亭云高台。台下三千弟子,梦想觉山归来。
行山。宋代。蒋恢。 六尺枯筇度远岑,野花啼鸟助清吟。云低似觉天根近,磵远因知地脉深。阅世岂容无正眼,穷源须要识初心。春寒局促良堪厌,一笑阳和破积阴。
再题桂花画眉用前韵。明代。朱诚泳。 露冷风清八月时,山河影里见琼枝。春禽忘却秋容淡,每向花间斗浅眉。
感兴二十七首 其二十七。宋代。方一夔。 我观古人书,得见千载上。正闰互立论,南北纷相谤。自从获麟后,法度久沦丧。非是千万端,史笔不可仗。我欲作野史,笔法师素王。文章行诛赏,约束归至当。其人负吾诛,勿谓已属纩。书成不流传,则本留千嶂。还有知我人,百世永相望。
春郊雅集诗 其二。清代。李锴。 柳碧关南路,花飞郭外村。时平边候少,寺古佛灯昏。取醉忘衰病,行歌有弟昆。百年多聚散,此会莫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