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道路多,纵横不我测。
我今欲远行,须问曾行客。
徐徐逢路人,咨问青松侧。
客曰君何往,答曰游京邑。
客仍指要路,而言行有益。
古路虽大道,不如今路直。
但行今人路,犹如假羽翼。
彼客虽我去,独自踟蹰立。
为见今古路,无乃须差忒。
今路足轮蹄,古路饶荆棘。
欲行今人路,恐背古人迹。
拟行古人路,今人笑迂僻。
又拟不出门,奈有饥寒逼。
哀哀于此情,悠悠苍天色。
不避今人嫌,路须行古陌。
古陌虽难远,且保无劂失。
勉哉自勉哉,前古难知识。
不复见杨朱,万古凝悉魄。
今古路行。唐代。司马光。 出门道路多,纵横不我测。我今欲远行,须问曾行客。徐徐逢路人,咨问青松侧。客曰君何往,答曰游京邑。客仍指要路,而言行有益。古路虽大道,不如今路直。但行今人路,犹如假羽翼。彼客虽我去,独自踟蹰立。为见今古路,无乃须差忒。今路足轮蹄,古路饶荆棘。欲行今人路,恐背古人迹。拟行古人路,今人笑迂僻。又拟不出门,奈有饥寒逼。哀哀于此情,悠悠苍天色。不避今人嫌,路须行古陌。古陌虽难远,且保无劂失。勉哉自勉哉,前古难知识。不复见杨朱,万古凝悉魄。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次答张亦姜二首 其一。清代。陈恭尹。 英年异骨总超群,况复清才绝众芬。笔下词流称倒峡,赋成人意欲淩云。取途自合先高足,语勇何须问败军。曾作汨罗江上客,巫阳招尽世谁闻。
荅宋仲温见过不遇之作。元代。徐贲。 樵踪空枉问,值此掩重扉。馀雪寒犹在,初阳晓尚微。邻遥鸡独唱,厨静雀群飞。愧乏应门者,留君待我归。
出离苦海,须要明修炼。渐渐灭尘情,默默神功斡旋。虚无造化,丹鼎紫芝香,金花结,玉泉流,全体神光满。千灾不染,万病都消散。七窍总冲和,八脉飞升内院。九宫十地,六贼杳无形,三光显,二童传,一性
蓦山溪 示门人。金朝。王处一。 出离苦海,须要明修炼。渐渐灭尘情,默默神功斡旋。虚无造化,丹鼎紫芝香,金花结,玉泉流,全体神光满。千灾不染,万病都消散。七窍总冲和,八脉飞升内院。九宫十地,六贼杳无形,三光显,二童传,一性
登镜光阁。明代。王立道。 梵居依凤阙,虚阁瞰龙宫。车马三春赏,山河四望通。林鲜迎佛日,磬远引皇风。鸟似随缘下,僧因出定逢。烟花迷色相,水树悟真空。
会稽杂咏同周观察作八首 其三。明代。顾璘。 王谢人伦表,风流异代师。能书垂典则,高卧系安危。古木围棋墅,寒云洗墨池。蘋蘩何限意,谁遣到荒祠。
天冠山二十八首 其十一 长生池。元代。王士熙。 修竹夹清池,一亭山之西。长生人已去,谁能汩其泥。
归去来。宋代。田锡。 归去来,诗不云乎,王事一埤遗我兮。终日孜孜,心力疲劳齿发衰。尔今已年五十二,前去七十几多时。尔性虽拙颇好学,尔才虽短颇好诗。文学歌诗之外非乐为。金门玉堂若无分,随分官职胡不归。苟能遣得婚嫁累,又何苦忧伏腊资。尔不闻仲尼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浮云富贵非尔宜。表圣表圣,尔当念兹而在兹,勿使无其实而有其词。尔若舍灵龟而观朵颐,无乃见尔痴尔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