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镜无由照,蛾眉岂忍看。不知愁发换,空见隐龙蟠。
那惬红颜改,偏伤白日残。今朝窥玉匣,双泪落阑干。
杂曲歌辞。昔昔盐。蟠龙随镜隐。唐代。赵嘏。 鸾镜无由照,蛾眉岂忍看。不知愁发换,空见隐龙蟠。那惬红颜改,偏伤白日残。今朝窥玉匣,双泪落阑干。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
赵嘏。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西余秋晚。宋代。周密。 丰年鸡犬饱,斜日闭柴荆。父祖自三代,耕桑了一生。病梨山蚁聚,落叶野禽惊。喜客来城市,新蔬荐早粳。
又再至山阳作。宋代。吴则礼。 楚州白菘大于臂,天乞我曹作好春。北湖食菜如食肉,塔东僧伽不笑人。
伊黎。清代。褚廷璋。 人驱风雪兽驱烟,犹见乌孙立国年。海气万重吞丽水,山容三面负祁连。盘雕红寺朝鸣角,散马青原夜控弦。纪绩穹碑衔落日,英灵班鄂想回旋。
临江仙·秣陵江上多离别。五代。冯延巳。 秣陵江上多离别,雨晴芳草烟深。路遥人去马嘶沉。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徘徊一向几般心。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
江行大雨水涨四首。元代。方回。 何处岸颓漂大树,明朝水落阁平滩。村民争剪为薪去,万事从前预料难。
寄汤伯纪侍郎二首。宋代。刘克庄。 明主虚怀相受言,苛留不住去翩然。久无疏傅还乡事,始觉甘槃遁野贤。真个浮云轻富贵,元来平地有神仙。两翁到老相追逐,君驾青牛我执鞭。
明师见和梅诗再用韵兼奉送还福唐。宋代。王铚。 斲轮妙手声名歇,谁信出门犹合辙。后来世外有高禅,凛凛兰摧并玉折。久将生死付八还,不数图书号三绝。诗来乃与梅争妍,獭髓补痕红未灭。那知一夜卷东风,开尽寒枝千点雪。汉宫婕妤体自香,月裹飞仙长玉洁。白头对镜忆年少,每到花开重离别,爱花取醉惜夜阑,眷恋盈盈花上月。人归吹恨落关山,恨极欲吹羌管裂。何况东溪漫草寒,学世犹嗤颜谢拙。还惊诗律张吾军,尘战愧非求嚼铁。归舟满载万珠玑,莫显神龙藏贝阙。明朝诗逐暮潮还,余意凭师笔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