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桡客寄禅扉,多话贫居在翠微。黄雀数声催柳变,
清溪一路踏花归。空林野寺经过少,落日深山伴侣稀。
负米到家春未尽,风萝闲扫钓鱼矶。
越溪村居。唐代。戴叔伦。 年来桡客寄禅扉,多话贫居在翠微。黄雀数声催柳变,清溪一路踏花归。空林野寺经过少,落日深山伴侣稀。负米到家春未尽,风萝闲扫钓鱼矶。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偶洁瓷鼎煮芽茶可玉弟以云松吟藁至且啜且哦就成小绝并以卷锦。宋代。徐瑞。 活火枯樵煮露芽,瓢盂颠倒岸乌纱。君诗味永加严苦,可恨山中客未嘉。
过沛题旅壁。宋代。家铉翁。 单吕早识隆准公,择婿能得人中龙。云何托女不托宗,欢娱未了万事空。沛人犹言令善相,善相如此术亦穷。高皇先识万物表,芟刈群雄如薙草。孽女近在目睫间,滥觞不戒使滔天。向非遗后余此二三老,安知北军袒右与袒左。嗟哉涂山启夏任启周,女德王功相匹休。令名堂堂照千古,不似沛中吕氏女。
和榴皮题壁韵。宋代。冯开元。 万里间关辞蜀道,六年前后到西馀。虽无泰华寄来树,且读人间未见书。
寄孙莘老。宋代。王令。 默默曹自得,劳劳非吾任。不与君子逢,谁复明此心。偶客来自南,口有千里音。知无木索勤,颇复山水吟。对之为一笑,欣如获千金。宣城风物佳,古语昔已忱。太平又其有,道途邈幽深。溪流渺弯环,山劫屹抱临。况复寂寞人,黄绶事陆沉。公田秫既收,客席酒屡斟。悔予昔南浮,不往一就寻。波涛忘日月,疾病废古今。归来就羁衔,外虑日已侵。适时愧非才,对客辄自瘖。譬如火灸肤,暂忍久莫禁。惟思百亩田,为可足釜鬵。投身脱世箝,敛足蹈古箴。寄言所同怀,相期在中林。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右溪记。唐代。元结。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送清淮叟上人游五台。元代。成廷圭。 雁门西畔是灵山,山作青螺五髻鬟。春日花开残雪里,僧房人在白云间。善财参问何时遍,文畅嬉游几日还。淮海清公更潇洒,早将闻见动禅关。
和蒋六澄川韵 其二。清代。宋铣。 落日明飞鸟,归人趁渡船。孤城帆影外,霜角暮云边。涨减平沙阔,天寒野蝶妍。客程贪利涉,沿月下前川。
忆旧游 次鹣庵立夏怀人韵。近现代。许宝蘅。 念春归已久,人未归来,底事迟迟。抛却韶华去,看落英狼藉,飘絮纷霏。薰风暗里偷换,惟许个侬知。剩双燕梁间,呢喃细说,是是非非。红稀。绿阴暗,好杖策芳郊,蛮榼重提。眼底旗亭在,难寻壁上,旧日题词。天涯柳色如许,掩映远山眉。对景物暄研,支颐不语,何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