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鬓茱萸来未尽,共随明月下沙堆。
高缁寂寂不相问,醉客无端入定来。
登高回乘月寻僧。唐代。戴叔伦。 插鬓茱萸来未尽,共随明月下沙堆。高缁寂寂不相问,醉客无端入定来。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过高资丞相墓。宋代。苏泂。 先祖当元祐,诚心相哲宗。闹蓝初不入,遗表尚深忠。簪笏儿孙少,松楸盗贼空。经从每瞻拜,何日免飘蓬。
三部乐 题陈其年填词图。清代。龚翔麟。 片玉情怀,向罨画溪边,惯欹吟帽。教翻箫谱,桃叶春江迎到。按湘竹、七点排星,趁柔声绕指,填写双调。斜行香墨,洒破蜀笺花鸟。旗亭偶然赏酒,听翠鬟捧拍,歌残多少。更攀垂垂琐柳,霞鞍骢小。赋铜楼、月昏云晓。都不是、乌丝旧草。元九姓氏,应早有、宫眉知道。
漱玉轩为邑之佳处顷春祝寺僧少葺之重来则眼。宋代。李石。 泉上观音驾海潮,白芙蕖里碧云飘。便当踏月随天步,环佩无风自动摇。
送坐主王检讨先生之南司成四首 其一。明代。王世贞。 诏分仙履下蓬莱,词客俱称建业才。天阔星文秋剑动,江寒月色夜珠来。百年高议归狐笔,六代雄风满凤台。圣世只今谁似者,甘泉实恐问邹枚。
胡武平遗牡丹一盘。宋代。梅尧臣。 畴昔居洛阳,看尽名园花。临水复荫竹,艳色照彤霞。良友相与至,竞饮欢无涯。而今犹老翁,鬓发但未华。昨日到湖上,碧水涵蒲芽。此情颇已惬,薄宦非初嗟。况乃蒙见怜,带雨摘春葩。虽无向时乐,专好仍有加。
感怀。五代。李煜。 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层城无复见娇姿,佳节缠哀不自持。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送李承知京兆司录。宋代。祖无择。 才从知已荐,又应辟书行。廷尉官联重,军谋职任清。会严东野秀,紫阁晚峰横。尽是供吟处,归应新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