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已三日,会友闻昨夜。可爱剡溪僧,独寻陶景舍。
新年第二夜荅处上人宿玉芝观见寄。唐代。戴叔伦。 阳春已三日,会友闻昨夜。可爱剡溪僧,独寻陶景舍。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中吕】红绣鞋 题惠山寺舌。元代。张可久。 题惠山寺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旧刻漫漶看新碑。林写传梵语,岩翠点禅衣,石龙喷净水。禁行甫郊居白露离离香稻,清风小小团茅,蔡仙家只隔宋姑桥。篱边一水绕,门外两山高,庭前双桧老。集庆方丈月桂峰前方丈,云松径里禅房,玉瓯水乳洗诗肠。莲花香世界,贝叶古文章,秋堂听夜讲。
晚步松岭。明代。释今壁。 翠盖棱棱欲待谁,涧前岩畔自相宜。常因薄暮寻孤韵,独倚高林寄远思。声里每惊风度早,影边休恨月来迟。春花莫竞催芳草,寒壑还应雪后知。
北觐将归呈泾川公。明代。顾璘。 紫微高拱五云端,清夜焚香正北看。幸履阶墀瞻日月,敢辞舟楫犯波澜。江湖自笑虞翻老,故旧谁怜范叔寒。卧病山城长闭阁,临岐空惜岁华阑。
游麻姑山二首 其一。明代。邵宝。 千载荒坛故姓麻,劫灰漫道在烟霞。泉流云壑真能胜,海变桑田或是誇。此日佩兰贻水裔,它年笙鹤问天涯。不须更索题名记,八月星河有使槎。
致明赠茯苓如婴孩状以诗为报。宋代。刘子翚。 老松寒不死,密壤聚流脂。小斸凌苍翠。深藏发怪奇。应怜霜鬓客,为寄玉婴儿。屑饵消残疢,同寻汗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