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武功歌。两汉。李尤。 □□□。鸣金鼓。马模起。士激怒。清埃飞。连日月。恩普洽。威令行。身非金石。名俱灭焉。
别虞守。唐代。邓肃。 闽山去天惟尺五,傍立怪石如蹲虎。点额龙墀万里归,未能赤脚走风雨。惭愧使君肯相延,十日倾酒如流泉。文字兴余亦不恶,红妆执乐艳神仙。明日冯驩出有车,远借仁风归故庐。不用回头重引领,行矣商霖到海隅。
挽方宋贤四绝。宋代。黄公度。 管辂相无壬甲寿,郑玄梦告已辰年。收书恨未齐东观,作记虚传上九天。
秋日山行。元代。李延兴。 林路郁迢遥,村行野兴饶。两山青入屋,一水白平桥。埽石收松子,耕云种药苗。仙人王质辈,应向此中樵。
春日田园杂兴十首 其八。明代。陈舜道。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遣兴时。行傍山翁驱犊父,坐观邻妪试鹅儿。看秧时测水深浅,行菜闲占春早迟。白日渐长消不去,春来非是爱吟诗。
赠送卢总赴调。宋代。沈辽。 山东卢翁旧儒者,少年久客都城下。先朝数因春官荐,投袂攀鞍学弓马。大黄六钧猿臂挽,武库官箭长分靶。横门较艺在第一,武士贾勇来相迓。天子临观虎豹群,弓满不苦何由化。固知穷达不在我,乞得参军何足吒。晚除一尉来荆域,白发婆娑谁复识。部中夷落寄戎政,上下六年无盗贼。使者垂庥太守惜,地薄器寒无势力。平生介直耻自媒,一纸荐书终不得。中间安南大将出,尝愿奋身借一戟。翻蒙羽檄督军粮,灵渠首运三千石。小官繇使当自效,解衣操舟上滩碛。同行嘲笑何自苦,殊胜陶公闲运甓。功劳涓埃何足道,甫得临湘升斗食。高堂老母终天年,屏居古寺甘穷寂。从来畏慎不干人,粝食布衣残喘息。春秋祀事亦粗给,妻子不为饥寒逼。三年终丧壮心在,矍铄安能忌吏役。古剑不折终不埋,老马岂甘长伏枥。却持手板谒公府,斗擞青衫尘土迹。我知卢公意可怜,世人□家轻相测。何如市井轻薄儿,朝来指白暮为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