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变寒初尽,时和气已春。繁云先合寸,膏雨自依旬。
飒飒飞平野,霏霏静暗尘。悬知花叶意,朝夕望中新。
同刘晃喜雨。唐代。李隆基。 节变寒初尽,时和气已春。繁云先合寸,膏雨自依旬。飒飒飞平野,霏霏静暗尘。悬知花叶意,朝夕望中新。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舟溯湘江杂咏。明代。蒋冕。 客舟清晚溯湘川,满目山光雁影边。碧草寒波双鹭浴,白蘋芳渚一鸥眠。矶头石古迷荒藓,浦口帆归带暝烟。明日衡阳江上路,新诗题满彩云笺。
伏虎崖。宋代。郑瀛。 西崖有虎凭其威,凛然百兽不敢窥。众山厌倒势莫敌,磅礴万古谁能驱。乡人好利不知计,翦毛伐骨何太厉。安知此虎不汝欺,长作吾家一屏蔽。
秘阁修撰韩公知婺之明年,以“恣行酷政,民冤无告”劾去。
去之日,百姓遮府门愿留者,顷刻合数千人,手持牒以告摄郡事。摄郡事振手止之,辄直前不顾;则受其牒,不敢以闻。
送韩子师侍郎序。宋代。陈亮。 秘阁修撰韩公知婺之明年,以“恣行酷政,民冤无告”劾去。 去之日,百姓遮府门愿留者,顷刻合数千人,手持牒以告摄郡事。摄郡事振手止之,辄直前不顾;则受其牒,不敢以闻。 明日出府,相与拥车下,道中至不可顿足。则冒禁行城上,累累不绝。拜且泣下,至有锁其喉自誓于公之前者。里巷小儿数十百辈罗马前,且泣下。君为之抆泪,告以君命决不应留;辄柴其关如不闻。 日且暮,度不可止,则夺剌史车置道旁,以民间小舆舁至梵严精舍,燃火风雪中围守之。其挟舟走行阙告丞相御史者,盖千数百人而未止。 又明日,回泊通波亭,乘间欲以舟去,百姓又相与拥之不置,溪流亦复堰断不可通。乡士大夫惧蚁蝼之微不足以回天听,委曲谕之,且却且行。久乃曰:“愿公徐行,天子且有诏矣。”公首肯之。道稍开,公疾驰径去。后来者咎其徒之不合舍去,责诮怒骂,不啻仇敌。 呜呼!大官,所尊也;民,所信也。所尊之劾如彼,而所信之情如此,吾亦不知公之政何如也,将从智者而问之。
申国太师吕公晦叔挽词三首 其三。宋代。范纯仁。 达尊推国老,雅量寔予师。世翊千龄运,哀闻二圣悲。伤心瞻傅象,竭力奉萧规。多少忠贤泪,非唯哭己知。
二月中旬虑问过景灵宫门始见花卉呈君倚。宋代。司马光。 贱生参府僚,勉强踰半岁。终非性所好,出入意如醉。讼庭敲扑喧,众草绝生意。不知有青春,倏忽已改燧。周章连日忙,烂漫数宵睡。轩窗岌飞举,风雨颇恣睢。谓言芳菲物,狼藉应扫地。今晨呼马出,历狱问囚系。窈窕清宫深,仓琅朱门闭。广殿肃层阴,虚庭蔼佳气。长杨委嫩绿,老柏净新翠。薜荔垂蜿延,奇石立赑屃。豁然愁愤开,精神四面至。事役难少留,马去尚回睇。亦足慰无聊,年华不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