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受王倪道,逾深尹喜师。欣同八景会,更叶九丹时。
鸾鹤遥烟境,江山渺别思。当迁洞庭日,留念上京期。
诗送玄静先生归广陵。唐代。李隆基。 默受王倪道,逾深尹喜师。欣同八景会,更叶九丹时。鸾鹤遥烟境,江山渺别思。当迁洞庭日,留念上京期。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程周量出守桂林作此寄之。清代。陈恭尹。 凤凰昨夜衔天语,天遣郎星向荆土。北阙新辞粉署云,南行且作芃苗雨。双旌晓出都门高,八桂遥开秦郡古。一时送者皆太息,千载延之今再睹。纷纭饮饯日不暇,错落诗篇读旁午。共惊才子守一麾,岂识仁人利须溥。天生贤俊以为民,坐保清华独何取。始安岭外多阻深,戈甲虽销犹疾苦。生事唯应职荷锄,人家大抵稀环堵。更加杂处有兵卒,况乃流徙多浮窳。兼资宽猛昔所闻,丕变诗书亦其矩。虎符龙节既在操,秋杀春生能自主。惟君昨在司马日,眼利机明孰能伍。笔前进退万将帅,阶下驱驰半熊虎。称旨尝闻西使秦,宣恩往者东临鲁。囊中馀智办有馀,斗大数州宁足数。下国聊开历块蹄,天池会理抟风羽。炎州故人日相忆,十年不见心如许。方候归艎到海涯,宁知取道从湘浦。白竹湖头秋月高,为君一把西江橹。
赠徐爱杏山人诗有序。明代。唐顺之。 一卷禁方谁与传,双童捣药经几年。园中种杏今多少,疑尔前身是董仙。
感事又寄丘仲阏 其二。清代。黄遵宪。 三边烽火照甘泉,闻道津桥泣杜鹃。帝释亦愁龙汉劫,天灾况值鼠妖年。流离苦语传黄蘖,盗窃迷香幻白莲。漫写哀辞金鹿痛,人间何事不颠连。
白云洞 其一。宋代。员兴宗。 我有孤心寓白云,白云起处自心亲。白衣苍狗今休问,且伴研朱点易人。
羡夏篇。明代。李颙。 羲和游与并,朱融骋离光。照穴应时启,超川随化亡。咧咧林蜩鸣,翩翩鸣鵙翔。
杜正献。宋代。岳珂。 厚德如祁公,黄钟大镛,和乐且雍。尊贤如六一,朱弦疏越,三叹庙瑟。道比志叶,不胶而漆。顾中外之虽异,犹同堂而合席。思遗迹而不可见,幸二贤之为时出。所以前乎此则致太平之明效,后乎此则赞受遗之定册。既以广元气之运,亦以寿斯文之脉。然则湍濑无纵鳞,风枝无宁翼。涵养成就,见此辅弼,故后世尤得以归功庆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