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孤亭思渺然,与君持酒傲壶天。
不须五斛称焦遂,一酌高谈骇四筵。
次韵公立承事见贶佳什。唐代。李弥逊。 竹外孤亭思渺然,与君持酒傲壶天。不须五斛称焦遂,一酌高谈骇四筵。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新晴。宋代。陆游。 挂冠湖上遂吾初,扪腹消摇适有余。羹煮野蔬元足味,屋茨生草亦安居。市垆分熟通赊酒,邻舍情深许借驴。更喜新晴满窗日,签题重整一床书。
十三山。清代。杨宾。 辽西岭万里,戴土皆平衍。独有十三山,石骨开生面。削疑斧凿工,画敌丹青善。峰峰插烟霄,缥缈穷万变。崩奔类马驰,离立如人战。或利若金刀,或直若羽箭。云气倏有无,日色递隐见。洞口失金牛,潭侧鸣孤雁。胡峤记颇详,蔡圭诗亦羡。予特过其旁,一一为数遍。
客夜。宋代。朱弁。 城月四更上,窗风一室幽。纤云萦雁塞,重雾逼貂裘。兵革何年息,乾坤此夜愁。殊乡两行泪,骚屑洒清秋。
题秋江独钓图。明代。刘基。 秋风江上垂纶客,知是严陵是太公?细水浮岚天与碧,斜阳炙面脸生红。形容想像丹青在,岁月荒凉草泽空。日暮忽然闻欸乃,蓼花枫叶忘西东。
自贻。唐代。郑谷。 饮筵博席与心违,野眺春吟更是谁。琴有涧风声转淡,诗无僧字格还卑。恨抛水国荷蓑雨,贫过长安樱笋时。头角俊髦应指笑,权门踪迹独差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