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雷不成雨,风砌旋支床。山乱云行曲,楼高月路长。
柴门非故国,戎马尚他乡。笳鼓悲清暝,关河思不忘。
池亭待月 其一。唐代。李弥逊。 轻雷不成雨,风砌旋支床。山乱云行曲,楼高月路长。柴门非故国,戎马尚他乡。笳鼓悲清暝,关河思不忘。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知扩轩间眺。清代。汤准。 知扩轩头少往还,登台纵目足怡颜。池边垂柳偏宜月,墙外高城可当山。梦里身名终是幻,壶中天地本常间。自无俗客来幽径,何事呼童日掩关。
咏竹。宋代。黄希旦。 生涯何所有,满砌植琳琅。瘦影碎秋月,健梢横晓霜。且从喧鸟雀,终待集鸾凰。吟绕都忘却,谁知此兴长。
荆溪杂兴六首 其三 罨画溪。明代。王鏊。 两岸青山随画船,清溪十里中洄沿。侍郎桥畔柳窣地,任昉台边花满川。南国胜境有如此,东坡卜居岂徒然。谁云罨画画不得,恐有仙源莫浪传。
七哀诗二首 其二。魏晋。张载。 秋风吐商气,萧瑟扫前林。阳鸟收和响,寒蝉无馀音。白露中夜结,木落柯条森。先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顾望无所见,唯睹松柏阴。肃肃高桐枝,翩翩栖孤禽。仰听离鸿鸣,俯闻蜻蛚吟。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丘陇日已远,缠绵弥思深。忧来令发白,谁云愁可任。徘徊向长风,泪下沾衣襟。
秋雨集清泉精舍以唐人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为韵 其八。明代。黎民表。 楼北控青山,是昔呼鸾道。金舆终不来,罗衣散秋草。
安公子。清代。奕绘。 昨日君家宴,琅玕新种书窗畔。石画屏风,斜木几、尽平生初见。羡公子、风流儒雅相知晚。更寄来、笺纸光璀粲。霭晴云缥缈,却恼乌丝遮断。揩眼看花片,鱼鳞弱絮秋空满。侧理澄心,难比并、衍波文深浅。盥薇露、轻轻开匣番番展。愧斜行、淡墨添拘管。感投我琼瑶,报以俚词盈板。
宋四厢乐歌廿首 其一 肆夏乐歌。南北朝。王韶之。 于铄我皇,体仁包元。齐明日月,比量乾坤。陶甄百王,稽则黄轩。吁谟定命,辰告四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