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但说逃禅晋,句里风烟带九秋。
七字铿锵快先睹,梦魂竟下荻花洲。
史德夫作渚云亭苏养直有诗余初未识苏次共韵。唐代。李弥逊。 逢人但说逃禅晋,句里风烟带九秋。七字铿锵快先睹,梦魂竟下荻花洲。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陈玉汝得孙归功瓜祝用旧韵贺之。明代。李东阳。 祝子生孙喜更赊,始知为瓞胜为瓜。拟分座上金钱满,来看风前玉树斜。诗学早传韦孟业,德星偏聚大丘家。佳期忽与春争到,正及雷鸣二月茶。
湖上漫赋二首 其二。宋代。郑思肖。 一望湖光镜面平,暮鸦过尽断霞轻。狂来飞上高峰顶,趺坐松柯叫月生。
杜阮看山。明代。陈献章。 曾于海上看罗浮,魂爽高飞未得收。一片好山还入眼,两巡瘦马更回头。青浮竹杪冈连峙,红浸花枝水曲流。君若卜居须卜此,涧边黄发是巢由。
祝英台近 白莲。清代。姚天健。 雪衣轻,罗袜净,仿佛浣纱女。照水盈盈,香透洛川浦。可怜一片芳心,无多翠袖,那禁得、秋宵风露。娇如语,怕有弄桨人来,脉脉暗生妒。漫托微波,未便诉情愫。销魂最是黄昏,为谁解佩,更疑向、月明深处。
春日隐居官舍感怀。唐代。李洞。 风吹烧烬杂汀沙,还似青溪旧寄家。入户竹生床下叶,隔窗莲谢镜中花。苔房毳客论三学,雪岭巢禽看两衙。销得人间无限事,江亭月白诵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