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吾乡来,告我岁大歉。
百金易斗粟,富者头屡撼。
饿殍相枕藉,亿口尽虚颔。
客言尚未竟,予泪已成点。
避席骇相问,予衷不能掩。
位卑俸给薄,用度抑难减。
是以之官日,尽室来未敢。
予行弟独留,居常动予慊。
岁凶吾产薄,虑其苦粗淡。
所以闻客言,私怀辄兴感。
客遽前止予,君言固足贬。
善自忧家为,微俸诚亦忝。
上有天子明,封章日可剡。
先陈劭耕稼,次述抑聚敛。
澄汰兵籍冗,惇尚土木俭。
坐使四海富,宁患食不糁。
胡为所谋狭,而复自戚惨。
再拜起谢客,予言愧尘玷。
闻杭饥。唐代。强至。 客从吾乡来,告我岁大歉。百金易斗粟,富者头屡撼。饿殍相枕藉,亿口尽虚颔。客言尚未竟,予泪已成点。避席骇相问,予衷不能掩。位卑俸给薄,用度抑难减。是以之官日,尽室来未敢。予行弟独留,居常动予慊。岁凶吾产薄,虑其苦粗淡。所以闻客言,私怀辄兴感。客遽前止予,君言固足贬。善自忧家为,微俸诚亦忝。上有天子明,封章日可剡。先陈劭耕稼,次述抑聚敛。澄汰兵籍冗,惇尚土木俭。坐使四海富,宁患食不糁。胡为所谋狭,而复自戚惨。再拜起谢客,予言愧尘玷。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湘竹杖寄无住。元代。宋无。 采向舜妃江庙前,得来卖客木兰船。老宜泉石搘慷态,吟称烟霞倚瘦肩。宴坐夜和金锡憩,经行春卓紫苔穿。知师道师神龙记,莫漫腾空去九天。
次韵孙孚吉见赠二首 其二。明代。张吉。 汉唐中叶敝纷更,不事纷更独有明。万里帆樯欣比载,百年葵藿誓同倾。诗赓伐木延霜月,剑拔吹毛断利名。可是道傍多冷笑,海风鹏鴳类翔鸣。
饮饯徐比部宅时吴舍人李比部同集 其二。明代。黎民表。 征骖欲戒暂徘徊,极目风烟惨不开。白社别来频有梦,青山归去独无媒。遥祠应待河东盖,作赋多逢邺下才。谁向天涯慰寥落,封书须为朔鸿裁。
西子妆。清代。况周颐。 蛾蕊颦深,翠茵蹴浅,暗省韶光迟暮。断无情种不能痴,替消魂、乱红多处。飘零信苦。只逐水、沾泥太误。送春归、费粉娥心眼,低徊香土。娇随步。著意怜花,又怕花欲妒。莫辞身化作微云,傍落英、已歌犹驻。哀筝似诉。最肠断、红楼前度。恋寒枝、昨梦惊残怨宇。
题杨昀谷西樵山居吟卷。清代。曾习经。 西樵胜处似朱霞,难怪先生苦忆家。割得山光入诗卷,归装应向陆郎夸。
有感。宋代。朱弁。 容貌与年改,鬓毛随意斑。雁边云度塞,鸟外日衔山。仗节功奚在,捐躯志未闲。不知垂老眼,何日睹龙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