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书时雨奏银台,润泽从今遍九垓。
应祷岂惟三日后,为霖曾是十年来。
已逃虐魃知何地,自起乖龙不待雷。
无数公堂森贺笏,尽同秋种荷陶坯。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喜雨应祷。唐代。强至。 合书时雨奏银台,润泽从今遍九垓。应祷岂惟三日后,为霖曾是十年来。已逃虐魃知何地,自起乖龙不待雷。无数公堂森贺笏,尽同秋种荷陶坯。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蚯蚓吟。明代。庞尚鹏。 日月中天转,人间几度秋。长鸣如有恨,幽抱本无求。偃蹇忘三窟,逍遥藉一丘。浮生能自遣,何地不瀛洲。
尝诸店酒醉吟二首。宋代。杨万里。 饮酒定不醉,尝酒方有味。清浊与醇醨,杂酌注愁肺。偶尔遇真趣,颓然得佳寐。醒人作醉语,语好终不是。
昔我折腰日,人祸未蔓延。入官已惊怛,百怪来蜿蜒。
不免用意气,中更相哀怜。知罪仍窃禄,徇己稍任天。
金蘅意来诗盛言彭泽山水之胜君官翰林二十年坚卧不出今忽两作县令寄此调之 其二。宋代。王存。 昔我折腰日,人祸未蔓延。入官已惊怛,百怪来蜿蜒。不免用意气,中更相哀怜。知罪仍窃禄,徇己稍任天。如是八九载,颜厚手足胼。较知偏瘠区,差得试所便。喜君山水县,远绍陶公贤。陶公岂不美,吏事无述焉。毋亦望而走,剩可酒作缘。疲氓今孑遗,况入义熙年。君勿小百里,岂弟足回旋。
智果庵。宋代。徐玑。 居廛终是俗,饭罢即禅房。竹荫一庭绿,荷分两岸香。拙鸠呼雨缓,老衲补衣忙。不厌频来此,岩深风自凉。
忆江南 其十五。清代。梁启超。 春睡足,西顾泪阑干。霖雨蛰龙劳想望,琼楼玉宇自高寒。忍向此中蟠。
怀岳麓。清代。张世浚。 忆昔携开士,闲游遍履踪。酌泉寻白鹤,咒石倚青松。远梵云中听,荒碑月下逢。北山空负却,仍是旧周颙。
秋至 其二。明代。罗洪先。 秋菊亦已满,微馨递幽风。对此故园色,老我离世容。□□日悠淡,鸣雁悲长空。前途杳莫即,羲驾何匆匆。束发不盈把,少年生意穷。如何不努力,甘为俗士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