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怅不乐,明日何为哉。扬眉一遐赏,寂寂更伤怀。
念昔吾州乐,泛舟湖上来。佳宾适所好,欢计成金罍。
妖歌有送响,度曲清且哀。留连夕阳下,夜色起山隈。
光明水晶域,素彩中天开。龙香弄微风,四顾绝纤埃。
澄波照上下,倒影出瑶台。红烛渐向微,始知夜漏催。
美人屡更衣,含笑玉山隤。欢乐殊未央,鼓枻中洲回。
人生无忧患,遇乐且衔杯。怅余失交臂,万里来天涯。
羁愁那无感,情虑长如灰。神游忽自笑,安知顾形骸。
甲辰年五月十五日夜澧阳观月。唐代。沈辽。 少年怅不乐,明日何为哉。扬眉一遐赏,寂寂更伤怀。念昔吾州乐,泛舟湖上来。佳宾适所好,欢计成金罍。妖歌有送响,度曲清且哀。留连夕阳下,夜色起山隈。光明水晶域,素彩中天开。龙香弄微风,四顾绝纤埃。澄波照上下,倒影出瑶台。红烛渐向微,始知夜漏催。美人屡更衣,含笑玉山隤。欢乐殊未央,鼓枻中洲回。人生无忧患,遇乐且衔杯。怅余失交臂,万里来天涯。羁愁那无感,情虑长如灰。神游忽自笑,安知顾形骸。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春日田园杂兴。宋代。陈文增。 熙熙垄亩扇和风,簇簇人烟野意浓。培溉桑麻沿汲路,经行荠麦省耕农。饮牛涧暖山摇影,接果枝青藓拆封。酒熟花香村欲社,芒鞋藤杖尽从容。
旅中偶读元次山西阳城之诗追忆旧游拟作四首 其二 楞严寺。明代。杨巍。 此寺置何年,大唐贞观岁。中藏白石碣,上刻前贤字。地居古河边,门临野无际。忆我读书时,寒榻同僧睡。
复陪子愿侍御过家弟敬美澹圃作 其一。明代。王世贞。 皎然冰玉见风姿,况有新篇斗色丝。不尽弇园仍澹圃,为探周鼎复秦碑。谈温草树寒从破,坐久星河莽下垂。唯有陇梅尤气色,似闻先卜早春期。
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唐代。于鹄。 戢戢乱峰里,一峰独凌天。下看如尖高,上有十里泉。志人爱幽深,一住五十年。悬牍到其上,乘牛耕药田。衣食不下求,乃是云中仙。山僧独知处,相引冲碧烟。断崖昼昏黑,槎臬横只椽。面壁攀石棱,养力方敢前。累歇日已没,始到茅堂边。见客不问谁,礼质无周旋。醉卧枕欹树,寒坐展青毡。折松扫藜床,秋果颜色鲜。炼蜜敲石炭,洗澡乘瀑泉。白犬舐客衣,惊走闻腥膻。乃知轩冕徒,宁比云壑眠。
寒草。清代。葛樵隐。 茫茫一片晚烟凉,争恐秋来草不芳。南浦萋迷经晓露,西风萧瑟又斜阳。诗人梦断池塘外,旅客魂销古道旁。惆怅王孙归去后,霜华凄绝几昏黄。
怀白阁道侣。唐代。贯休。 寒思白阁层,石屋两三僧。斜雪扫不尽,饥猿唤得应。香然一字火,磬过数潭冰。终必相寻去,孤怀久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