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一笑晚云残,戏与璇穹贴白团。
试问天风摇翠袖,玉肌何似玉笙寒。
次韵赵帅二首。唐代。陈造。 天公一笑晚云残,戏与璇穹贴白团。试问天风摇翠袖,玉肌何似玉笙寒。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蕈秋。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泊舟姑孰堂。宋代。孔平仲。 崎岖遵狭港,托庇倚葭芦。泊舟姑孰堂,乃在溪上居。此溪来处远,东引丹阳湖。微风起天外,爽气得秋初。而我尚厌暑,卷帘心不舒。蓬头赤两脚,踯躅绕四隅。坐砌未为惬,偃身卧碑趺。中宵倦摇箑,流汗落衣裾。因观今则然,自问昔何如。人情有未足,不见有有馀。
春波渔者二首 其二。元代。吴景奎。 一蓑一笠似张同,投犗何烦到海东。渔火独明风露下,挐音多在浦云中。水黏罾眼离离白,花落船头点点红。抛却钓竿还自笑,更无漂母饭英雄。
玉台体 其四。明代。杨慎。 菱歌歇晚凉,桂楫隐回塘。珠佩双皋冷,罗裙十里香。锦书随绮翼,持报邵陵王。
安乡县西晚泊。宋代。范成大。 水阔鸟乌倦,墟寒童仆饥。一湾村县过,百折暮江迟。晓梦孤灯见,春阴病骨知。简书宁不畏,旅力奈先疲。
病后寒食。唐代。白居易。 故纱绛帐旧青毡,药酒醺醺引醉眠。斗擞弊袍春晚后,摩挲病脚日阳前。行无筋力寻山水,坐少精神听管弦。抛掷风光负寒食,曾来未省似今年。
济之怪余久归赋杂言解嘲二首 其一。明代。王叔承。 白绩含闺怨,吴蚕五月空。但知桑叶绿,不识茜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