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1080)宋福州候官人,字述古,人称古灵先生。与陈烈、周希孟、郑穆友称“四先生”,倡理学。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神宗朝为侍御史知杂事,论青苗法不便,出知陈州、杭州。后以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尝荐司马光、苏轼等三十三人。有《古灵集》。 ...
陈襄。 (1017—1080)宋福州候官人,字述古,人称古灵先生。与陈烈、周希孟、郑穆友称“四先生”,倡理学。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神宗朝为侍御史知杂事,论青苗法不便,出知陈州、杭州。后以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尝荐司马光、苏轼等三十三人。有《古灵集》。
云文阁。元代。张仲深。 我家住蓬莱,结屋俯翠瀛。平生好楼居,坐有安期生。云连香炉峰,宛若横江鲸。老蜃喣晨气,瑞霭疑县旌。彷佛王子晋,缑岭调鸾笙。光芒贯东壁,可玩不可名。常恐青藜烟,夜夜连西清。
再见王进之于潭王即有岳鄂之行赠之四首。宋代。赵蕃。 君发未可白,亲颜元自红。旨甘知有子,婚嫁趣成翁。世岂无高义,途宁叹久穷。但当言计拙,不可怨诗工。
新燕。明代。沈周。 今年见新燕,犹似去年见。主人头发白转多,只有乌衣不曾变。年去年来来不差,分明记得主人家。柴门大开风满屋,飞出飞入随杨花。君不见相国门前车马塞,一朝去相车马寂。车马寂,草萋萋,燕子还来梁上栖。
呈伯父元仲二首 其一。宋代。周麟之。 我伯气吐虹,贯日干文光。胸中有和璞,发挥见文章。笔追羲献风,句压曹刘墙。平生太古心,孰得窥行藏。人间富贵味,掩口不一尝。方朔饥欲死,次公醒而狂。方寸不受折,养此百鍊刚。江湖五十年,飘飘曳征裳。晚岁一区宅,欲并幽林塘。浙东山水窟,选胜方徜徉。兰溪得佳致,行筑钟山堂。自顾世路险,机阱宁易防。俛首吾不能,高卧庸何伤。贫贱苟自得,面糗皆膏粱。愿言守此志,鹏鴳聊相忘。
汲冢怀古。元代。王恽。 迩迤伍城郡,背水犹陈图。魏陵废已久,磅礴如覆盂。草树惨不春,穿穴狐狸墟。我来登其颠,怀古心踌躇。忆当战国际,安釐亦狂且。泽麋被皋比,坐为秦人驱。败亡自此始,保邦何乃疏。不知身后藏,安用书十车。上窥姒与商,下逮苍周书。零乱竹简光,诡说何纷拿。征南辨已详,多出行怪徒。稽古不适正,死为毛颖诬。其中亟当辨,阿衡被夷诛。孔子修六经,亦已防奸污。大书一德后,薨葬开亳都。在易最奇法,安取理所无。兹焉万世程,洋洋真圣谟。何烦事幽赜,致远泥所趋。长歌望陵去,乐过风乎雩。
续感兴二十五首 其二十二。宋代。方一夔。 金陵旧长安,谯郡今丰沛。吴州对楚山,二水相萦带。团团清淮月,久落青天外。长江穴岷峨,奔迫走吴会。一朝金翅飞,万丈铁锁碎。列郡空崚嶒,故国馀丛荟。升高望中原,极目了河岱。大运有奔沦,兴废更百代。客行秋风早,中路乏资贷。归寻旧蓑笠,独钓吾邦濑。
新婚词。清代。戴亨。 首夏熏风长,铿然调玉琴。弦柱本异体,合并成佳音。佳音出钧天,声作鸾凰吟。雌雄相颉颃,听之欢同心。和鸣自兹始,岁久还如今。丝白胶复固,缠绵遂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