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不比花含粉。约月眉黄春色嫩。小桥低映欲迷人,闲倚东风无奈困。
烟姿最与章台近。冉冉千丝谁结恨。狂莺来往恋芳阴,不道风流真能尽。
玉楼春。唐代。梅尧臣。 天然不比花含粉。约月眉黄春色嫩。小桥低映欲迷人,闲倚东风无奈困。烟姿最与章台近。冉冉千丝谁结恨。狂莺来往恋芳阴,不道风流真能尽。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偶成示卫道人用前韵。明代。袁宏道。 丹垆成砌药成畦,枉把刀圭事犬鸡。料得此身虽暂毁,辟如土偶乍漂泥。寒山宛尔称兄弟,庞叟随缘示女妻。未转枕来残梦了,晨光又动晓鸡啼。
三月十五夜同蛾窗芝珊家冲飞赋。清代。石渠。 红稀绿暗漫魂销,且把深杯作意浇。半壁斜阳犹昨日,一春圆月剩今宵。谁家陌上青骢马,是处楼头碧玉箫。如此风光须尽兴,高歌莫负夜迢迢。
遣兴。清代。沈德潜。 邻树散初荣,空庭蔼余绿。枝间小鸟鸣,清音爱晨旭。静坐观物化,新机往而复。吾心适无事,闲展道书读。炫长斯见短,希荣乃得辱。入世戒有为,养性在无欲。窗外响松风,茶铛煮初熟。
踏莎行 晓阴。近现代。章士钊。 天意微秋,庭阴乍晓。桂林风气行人早。未须骑马听朝鸡,叩门却有吟朋到。几树红英,一窗翠筱。诗心漫逐游丝绕。除愁除梦不求醒,叫醒稍恨莺儿噪。
临江仙(和洪景卢送行韵)。宋代。赵彦端。 忆著旧山归去乐,松筠岁晚参天。老来慵似柳三眠。从教官府冷,甘作地行仙。青琐紫微追昨梦,扁舟已具犹怜。有情如酒月如川。为君忘饮病,更拟索茶煎。
题宗上人画。元代。张仲深。 江南六月露华繁,凉叶纷纷晓不翻。自是故宫风物异,至今烟树满祗园。
题文发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轴海门残。宋代。杨万里。 万里长江白,半规斜日黄。焦山浑欲到,宛在水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