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重贵不重旧,重旧今见欧阳公。
昨朝喜我都门入,高车临岸进船逢。
俯躬拜我礼愈下,驺徒窃语音微通。
我公声名压朝右,何厚於此瘦老翁。
笑言哑哑似平昔,妻子信说如梁鸿。
自兹连雨泥没胫,未得谒帝明光宫。
冒阴履湿就税地,亲宾未过知巷穷。
复闻传呼公又至,黄金络马声珑珑。
紫袍宝带照屋屋,饮水啜茗当清风。
邀以新诗出古律,霜髯屡颔摇寒松。
因嗟近代贵莫比,官为司空仍待中。
今成冢丘已寂寞,文字岂得留无穷。
以此易彼可勿媿,浮荣有若送雨虹。
须臾断灭不复见,唯有明月常当空。
况我学不为买禄,直欲到死攀轲雄。
一饭足以饱我腹,一衣足以饰我躬。
老虽得职不足显,愿与公去驩乐同。
驩乐同,治园田,颍水东。
高车再过谢永叔内翰。唐代。梅尧臣。 世人重贵不重旧,重旧今见欧阳公。昨朝喜我都门入,高车临岸进船逢。俯躬拜我礼愈下,驺徒窃语音微通。我公声名压朝右,何厚於此瘦老翁。笑言哑哑似平昔,妻子信说如梁鸿。自兹连雨泥没胫,未得谒帝明光宫。冒阴履湿就税地,亲宾未过知巷穷。复闻传呼公又至,黄金络马声珑珑。紫袍宝带照屋屋,饮水啜茗当清风。邀以新诗出古律,霜髯屡颔摇寒松。因嗟近代贵莫比,官为司空仍待中。今成冢丘已寂寞,文字岂得留无穷。以此易彼可勿媿,浮荣有若送雨虹。须臾断灭不复见,唯有明月常当空。况我学不为买禄,直欲到死攀轲雄。一饭足以饱我腹,一衣足以饰我躬。老虽得职不足显,愿与公去驩乐同。驩乐同,治园田,颍水东。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夜泊湾舟大风雨,未至衡州一百二十里。宋代。范成大。 阿香搅客眠,夜半驱疾雷。空水受奇响,如从船底来。嘈嘈雨窗闹,轧轧风柁开。睡魔走辟易,耳界愁喧豗。有顷飘骤过,滩声独鸣哀。灯婢烛囊衣,篙师理樯桅。烦扰到明发,村鸡亦喈喈。
读鲍谢诗 其二。宋代。韩淲。 昼日夏方永,逝波川上惊。摇毫抒情思,莫知蛙黾鸣。老身偃仰间,遐心尚何征。顾步得所逢,挥手疑过清。黄流潏断港,青柳散前荣。夫我自荜门,伊人满芜城。景急语勿缓,混茫风雅生。
书候潮亭。宋代。刘敞。 沧江浸长空,天使限南北。繁阴属暮岁,波浪无时息。烈风何轰豗,深木腾霹雳。远吹湖中白,来蔽江南碧。巉岩千峰玉,变化不可测。恐是时向晚,鬼神任胸臆。烛龙衔长耀,来集昆岭侧。又疑吴王兵,如荼压上国。勇气吞中原,晶光洞江北。久望生悸慄,嗟我问津客。横流岂难制,路险未可得。吾道固当然,滔滔欲谁易。
一枝春 淡巴菰。清代。沈蕊。 海岛移来,倩并刀、镂就千丝金碎。筠筒石火,尽是间中生计。吹兰吐麝,更销尽、薄寒残醉。多只恐,万缕成灰,剩有断纹心字。氤氲绣屏香细。罥窗纱袅袅,未输沉水。瑶阶伫立,散作半帘花气。熏炉夜暖,倚珊枕、几回曾记。偏喜得、频递春纤,小鬟解事。
题枫林送别图。明代。郑关。 白日行青天,流云散霞浦。秋声何处来,散入枫林树。客里送行舟,沙头饮樽俎。孤帆去渐遥,暝入长江雨。日暮更相思,空山但凝伫。
同杜叔高祝彦集观天保庵瀑布主人留饮两日且。宋代。辛弃疾。 屏去佛经与道书,只将语孟味真腴。出门俯仰见天地,日月光中行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