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持国再遗洛中斑竹笋

韩持国再遗洛中斑竹笋朗读

牡丹开尽桃花红,班笋迸林迟角丰。

两株远寄川上鸿,韩郎辍口赠楚翁。

便令剥锦煮荆玉,甘脆不道箪瓢空。

小谢旧城昭亭下,侵天筀竹溪西东。

螗蜋生後出牙茁,罗列满地争强雄。

是时楚翁所食寡,朝饭暮饭唯其充。

今来得此谓过分,一贵一贱物苟同。

梅尧臣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朗读

古诗韩持国再遗洛中斑竹笋相关作品

双鸂鶒,锦毛斓斑长比翼。戏绕莲丛回锦臆,

照灼花丛两相得。渔歌惊起飞南北,缭绕追随不迷惑。

霜染千秋色不同,纵然娇艳也成空。凭风分付东流去,耐等寒枝春不穷。

铁马载雕弓,身轻百战中。圣朝初偃武,高爵竟论功。

带镂银花白,衣裁绣锦红。西清五云下,长卫大明宫。

诗交便是可忘年,要结江西一段缘。

先觉恐犹资后觉,觉机无后亦无先。

花飞草长太无情,百感多于静处生。未死岂甘忘骨肉,有生何苦负聪明。

处囊壮志应无用,跃冶文心不肯平。蜗角祇今余一笑,向来容易说功名。

四皓逃秦终翼惠,伯夷避纣亦归文。

先生岂是忘君者,最有维持汉鼎勋。

莲子塘西草尾湾,幽亭风致隔尘寰。莓苔浥润归青壁,杨柳分阴与画阑。

春满一犁江上雨,晚横双黛海门山。沧浪歌罢无人和,白鸟飞来相对閒。

献纳无虚日,居然迹已陈。

清班区玉石,宝历顺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