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后威灵远,层峦栋宇兴。
衣冠汉原庙,歌舞魏西陵。
日月融光盛,山河王气增。
丛楹琢文石,连网络朱绳。
碧瓦寒铺玉,重栏莹镂冰。
粹仪神雾拥,法衮绣龙升。
星斗罗容卫,轩墀侍股肱。
宸踪耀璇牓,瑞羽集觚棱。
閟殿深珠箔,雕垣界绮縢。
笙从缑岭咽,云傍帝乡凝。
龟组恭来诣,貂璫肃奉承。
欲知归厚意,孝德自烝烝。
和谢希深会圣宫。唐代。梅尧臣。 三后威灵远,层峦栋宇兴。衣冠汉原庙,歌舞魏西陵。日月融光盛,山河王气增。丛楹琢文石,连网络朱绳。碧瓦寒铺玉,重栏莹镂冰。粹仪神雾拥,法衮绣龙升。星斗罗容卫,轩墀侍股肱。宸踪耀璇牓,瑞羽集觚棱。閟殿深珠箔,雕垣界绮縢。笙从缑岭咽,云傍帝乡凝。龟组恭来诣,貂璫肃奉承。欲知归厚意,孝德自烝烝。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次韵送李天瑞二首 其二。明代。李东阳。 两疏金门一月馀,使装重检旧图书。亦知廊庙心仍在,奈有山林癖未除。戒酒不从花底醉,爱舟多在水中居。禁林风雪怀人夜,已觉轻寒薄绮疏。
送客夜归呈萧兵英县丞。宋代。杨万里。 并舍频过亦几曾,却因送客得同行。风船送水四十里,雪屋吹灯三二更。老去病身禁底苦,向来危官若为情。天台香火侬当觅,且伴先生学养生。
绿尊翠勺,约秋风、一醉小楼先月。谁取宝奁奔帝所,深琐玉华宫阙。老桂香寒,疏桐云重,生怕金蛇掣。那知天柱,一峰别与天接。
我欲飞佩重游,置之衣袖,照我襟怀雪。玉斧难藏修月手,待做明宵清绝。天地无尘,山河有影,了不遗毫发。举杯相属,唤谁笺与天说。
酹江月(八月十四,小集郑子重帅参先月楼。是夕无月和朱希真插天翠柳词韵)。宋代。方岳。 绿尊翠勺,约秋风、一醉小楼先月。谁取宝奁奔帝所,深琐玉华宫阙。老桂香寒,疏桐云重,生怕金蛇掣。那知天柱,一峰别与天接。我欲飞佩重游,置之衣袖,照我襟怀雪。玉斧难藏修月手,待做明宵清绝。天地无尘,山河有影,了不遗毫发。举杯相属,唤谁笺与天说。
赠张景方。宋代。韩驹。 斯文万古照乾坤,削简沉碑仅免燔。在处自应神物护,从来难为俗人言。仙官下取馀无几,夹壁深藏尚半存。异日亡书购三箧,吾知汉相有贤孙。
送毛耳翁之湘南。宋代。谢翱。 湘草碧于水,王孙尚此留。一身行万里,双鬓集诸愁。月落岳云曙,龙逃海雨秋。可能无事业,相见竟悠悠。
丹阳月夜。清代。王肇。 辞家未云迈,愁思如春长。谁能见明月,而不念故乡?舟子掩篷卧,露下凝清霜。出我瓮中酒,斟酌此清光。忽闻高楼笛,一曲何悠扬!飞音过水来,缭绕清川旁。仿佛《折柳曲》,使我中情伤。明发又移棹,回首天苍茫。
郡送桃符戏书。元代。方回。 狂颇如豪拙似痴,人难忍者我能之。六旬老境三椽屋,四海虚名万首诗。不惜黄金偿酒债,犹将白发缀花枝。儿孙十辈谁家有,心事唯应造物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