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露每怀感,江山空复情。
老便林室静,坐厌巷童声。
尽日都无语,逢人亦强迎。
浮生过半百,安用此虚名。
依韵答达观禅师颖公。唐代。梅尧臣。 霜露每怀感,江山空复情。老便林室静,坐厌巷童声。尽日都无语,逢人亦强迎。浮生过半百,安用此虚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生查子。宋代。王予可。 夜色明河静,好风来千里。水殿谪仙人,皓齿清歌起。前声金斝中,后声银河底。一夜岭头云,绕遍楼前水。
咏史下·苏东坡。宋代。陈普。 方朔优旃岂舜徒,南来谩喜落苍梧。天津醉裹乾坤眼,只见双程不见苏。
仙游潭五首·北寺。宋代。苏辙。 君看潭北寺,何用减潭南。不到还能止,重来独未厌。荒凉增客思,贫病觉僧惭。饮水寒难忍,谁言栢子甘。
终南别业。唐代。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声声慢。近现代。吕碧城。 听残腊鼓。吹暖饧箫,凤城柳弄轻烟。检点春衫,宵来换了吴绵。啼莺唤愁未醒,锦屏深、惯倚恹恹。朦胧语,问人间何世,月地花天。还剩浮生几日,尽伤心付与,浅醉闲眠。无赖斜阳,为底红到楼边。繁香又都吹尽,费冰毫、多事题笺。人空瘦,到明朝、怕启绣奁。
杂歌呈郑锡司空文明。唐代。李端。 昨宵梦到亡何乡,忽见一人山之阳。高冠长剑立石堂,鬓眉飒爽瞳子方。胡麻作饭琼作浆,素书一帙在柏床。啖我还丹拍我背,令我延年在人代。乃书数字与我持,小儿归去须读之。觉来知是虚无事,山中雪平云覆地。东岭啼猿三四声,卷帘一望心堪碎。蓬莱有梯不可蹑,向海回头泪盈睫。且闻童子是苍蝇,谁谓庄生异蝴蝶。学仙去来辞故人,长安道路多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