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别辽海,像啄杂庭鹍。
去作仙人驾,来乘卫国轩。
云中晴引唳,松上旧能言。
但说长千岁,予非学羡门。
鹤。唐代。梅尧臣。 何时别辽海,像啄杂庭鹍。去作仙人驾,来乘卫国轩。云中晴引唳,松上旧能言。但说长千岁,予非学羡门。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楚岩往支硎山。明代。杨循吉。 昔有支公者,曾为此山客。至今石磴上,犹存马蹄迹。寒泉出傍涧,散漫流不息。何人作大字,笔势甚奇特。岩岩圆通殿,飞构烂金碧。春来香火盛,倾城出游适。施钱日满钵,来往恒络绎。世人竞刀锥,于此乃不惜。我当少年时,一岁尝一即。提携随父兄,娱览常至夕。别来已几时,何啻十年隔。此山是名山,先从晋时辟。非有高行僧,何堪主其席。今师遂当往,远续前人迹。我今何以赠,小偈聊塞责。切烦大士前,我为启胸臆。慧眼无不观,是物皆润泽。如何不见我,困此尘俗役。愿垂杨枝露,洒我一点滴。不愿官禄高,不求财宝积。但愿尘劳中,早脱奔走厄。无灾复无难,居家作禅伯。保此清净正,永离种种色。与师结晚交,来著登山屐。
人寿至耄期。宋代。陆游。 人寿至耄期,如位至王公;非以德将之,往往不克终。非必皆大恶,过取固多凶。吾今垂九十,追逐群众中。筋骸胜拜起,耳目未盲聋。强健天所借,正与富贵同。一念媿屋漏,一言诳孩童,老无朋友规,日夜勤自攻。
次韵答于谷山宗伯见怀四首 其三。明代。杨巍。 南北风尘入梦惊,书生抵掌竞谈兵。古来豹略推黄石,却向缑山吹凤笙。
抛残蝶梦,正娇莺啼起。悄向东风等閒倚。对花枝如玉、人面如花,浑不分,春在帕罗香底。
飞凫萦别思,黄九词工,写上乌丝语犹绮。唱与古旗亭、拍遍玲珑,有一曲、阑干十二。
洞仙歌 为黄砚北题素舫小影即送其之官山右。清代。张祥河。 抛残蝶梦,正娇莺啼起。悄向东风等閒倚。对花枝如玉、人面如花,浑不分,春在帕罗香底。飞凫萦别思,黄九词工,写上乌丝语犹绮。唱与古旗亭、拍遍玲珑,有一曲、阑干十二。莫是證、兰因渺天涯,算影里、前身絮泥谁记。
浪淘沙慢 都门祖席,用清真韵。近现代。周岸登。 晓鸦闹、哀笳送响,恨绕危堞。城曲锋车待发,青门祖席半阕。正去国、情怀多菀结。绕朝策、执手心折。念万里、云帆自兹始,临分倍愁绝。悲切。向风泪满江阔。是望远、伤高哀时意,欲诉筝雁咽嗟。击碎瑶琴,难抵生别。壮心漫竭。搴梦云一洗,中天明月。肠断阳关声三叠,襟痕染、旧香未歇。映杯底、山河微影缺。更翻酒污了,榴裙沁血色。回看短鬓搔成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