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饶邃处,曾省牧之游。
雁落葑田阔,船过菱渚秋。
野烟昏古寺,波影动危楼。
到日寻题墨,犹应旧壁留。
赴霅任君有诗相送仍怀旧赏因次其韵。唐代。梅尧臣。 湖山饶邃处,曾省牧之游。雁落葑田阔,船过菱渚秋。野烟昏古寺,波影动危楼。到日寻题墨,犹应旧壁留。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杨季海 其二。元代。魏初。 险阻艰难四十年,西溪诗笔旧情缘。珠帘寂寞西山雨,又逐孤灯上客船。
李通判休日约僚属追凉于净因已复酌于芙蕖馆。宋代。赵蕃。 野寺依林木,官园带芰荷。饭蔬朝共集,尊酒晚成过。岁月记游胜,礼容宽俗苛。公能数倾倒,我得慰蹉跎。
草桥园涧备层阴,驾水开筵万木森。撤暑流情浮醴动,窥樽云色落杯深。
兰亭禊罢春为夏,金谷诗成古复今。拚得扶光西汜促,主人终宴尚馀心。
解柱明中翰见招草桥山庄是日孙大器管泰阶曹允大黄改庵刘胤平同其弟拙存俱集。明代。郭之奇。 草桥园涧备层阴,驾水开筵万木森。撤暑流情浮醴动,窥樽云色落杯深。兰亭禊罢春为夏,金谷诗成古复今。拚得扶光西汜促,主人终宴尚馀心。
秋日感怀。清代。张裕谷。 刺桐花老紫萸香,又听宾鸿唳早霜。沙草寒依秋火白,瘴云低压夕阳黄。城头钟鼓初逢夜,村落人家未涤场。好煞蛮歌清月下,不须镫火照河梁。
纪辽东二首。隋代。杨广。 辽东海北剪长鲸。风云万里清。方当销锋散马牛。旋师宴镐京。前歌后舞振军威。饮至解戎衣。判不徒行万里去。空道五原归。
题黄德明所藏山居图。清代。刘鹗。 茅屋依密树,弯溪驾长桥。山光远泛泛,野兴寒萧萧。寡合人所忌,幽居谁见招?抚时尘满眼,亦欲从渔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