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节归来自结庐,稚川闲去亦多书。
请君架上添芸草,莫遣中间有蠹鱼。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其二西斋。唐代。梅尧臣。 静节归来自结庐,稚川闲去亦多书。请君架上添芸草,莫遣中间有蠹鱼。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次答谢伯子 其二。明代。陈邦彦。 草莽何期奉御纶,归装犹映五云新。即教岩树能招隐,长向天章颂作人。晏岁别离惊远梦,他乡行色共江春。有怀报国君先达,案牍为劳莫厌尘。
临江仙四首 其一。清代。项鸿祚。 有限春宵无限梦,梦回依旧难留。泪珠长傍枕函流。书来三月尾,灯尽五更头。见说而今容易病,日高还掩妆楼。桃花脸薄不禁羞。瘦应如我瘦,愁莫向人愁。
游山西村。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对月分韵得清字。宋代。张继先。 碧霄澄彻素芒清,一片多情四海明。花院空庭冷香里,羽人心胆欲寒生。
晚春过城西。元代。黄清老。 林塘密叶静,禽语绿波翻。坐想青云士,幽寻白石村。西山遥下榻,芳草欲移轩。时有渔樵侣,春风载笑言。
寄卢庾。唐代。韦应物。 悠悠远离别,分此欢会难。如何两相近,反使心不安。乱发思一栉,垢衣思一浣。岂如望友生,对酒起长叹。时节异京洛,孟冬天未寒。广陵多车马,日夕自游盘。独我何耿耿,非君谁为欢。
城楼避暑。宋代。刘敞。 积水动微吹,高楼浮薄阴。登临倦非土,潇洒劝披襟。涤涤原野旷,熹熹城郭深。浮云空蔽日,无意欲为霖。
送王都事度海入京 其一。元代。吴当。 万里皇华使,千夫瀚海船。长风披朔雾,高浪蹴吴天。江汉新烽燧,车书旧幅员。不胜遗老泪,咸望太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