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竹二君子,圣人知独清。
但将奇节并,何用首阳名。
禁中瑞竹同本异茎。唐代。梅尧臣。 孤竹二君子,圣人知独清。但将奇节并,何用首阳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题齐思贤岁寒双青图。元代。张仲深。 霜落溪山万木零,画图忽尔见双青。徂徕新甫元同谱,马鬣龙姿每异形。离立势盘三百尺,后凋心傲几千龄。我家蓬岛皆苍翠,归去茅堂煮茯苓。
送林赤见北上兼柬吴山带。清代。陈恭尹。 乡园篱菊已将阑,马上梅花北去寒。岂谓少年须早达,只缘微禄好承欢。水荒畿辅今闻熟,堤溃河淮合渐乾。到日更寻年谱旧,东风同向杏林看。
李忠定公挽诗 其一。宋代。吴冈。 梦卜庸真相,艰难倚大儒。英风起衰懦,直气慑奸谀。琳馆终高卧,燕然漫仕图。哀荣看赠典,犹是慰寰区。
常职卿以自遣诗见示因广其意答之 其二。清代。史梦兰。 漫向胸中设町畦,早知身外尽筌蹄。事当棘手机须静,物到平心理自齐。院僻荒苔随意绿,林深幽鸟尽情啼。萧斋戏补王褒约,煮茗熏炉课小奚。
感旧 其一。清代。冯班。 素质先春迥出群,相思何处梦纷纭。莫言荡妇楼中粉,只是仙人岭上云。半树临风惊晓色,一枝如雪立斜曛。偏怜最有池中水,才得冰开已照君。
挽宋知县刚仲二首。宋代。廖行之。 与君同志复同州,少日论文放一头。孝子忧亲双鬓白,痴儿了事一生愁。凌云意气须臾尽,积岁声名取次休。赖明遗编留史笔,几回废卷泪横流。
马秀才草书歌(大理马正之二)。唐代。权德舆。 伯英草圣称绝伦,后来学者无其人。白眉年少未弱冠,落纸纷纷运纤腕。初闻之子十岁馀,当时时辈皆不如。犹轻昔日墨池学,未许前贤团扇书。艳彩芳姿相点缀,水映荷花风转蕙。三春并向指下生,万象争分笔端势。有时当暑如清秋,满堂风雨寒飕飕。乍疑崩崖瀑水落,又见古木饥鼯愁。变化纵横出新意,眼看一字千金贵。忆昔谢安问献之,时人虽见那得知。